赵志高 谭富心 杨 燕
新晃地处湖南西大门,地理位置独一无二,正好处在湖南“人头型”版图的鼻子尖上,南西北三面都伸入贵州,是湘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节点和湖南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桥头堡。
据统计,全县11个乡镇151个村(社区)中有9个乡镇58个村(社区)与贵州省接壤,常住人口22万。其中,86%以上为少数民族,劳动人口10.4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年来,新晃打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新晃“牛帮帮”就业驿站,设置专属“招聘日”,用好就业政策“组合拳”,打通湘黔边界地区就业“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6月20日,新晃“牛帮帮”举办大(龙)新(晃)示范园区专场招聘会,帮助贵州、湖南两省近20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小小驿站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10月18日,在新晃波洲镇红岩村“牛帮帮”就业驿站,志愿者向妹正在向来访的村民介绍招聘岗位。
“小小驿站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向妹喜笑颜开地说,通过“牛帮帮”就业驿站,村民想找什么工作,只要来驿站,便知道有什么岗位缺人,平日里,岗位信息也会精准推介给村民,帮忙他们找到心仪的工作。
据了解,新晃坚持党建引领,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精心打造上下联动、网络互通、覆盖全县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新晃“牛帮帮”就业驿站。
按照“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功能定位、统一服务事项、统一经办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的模式,在县城设立“牛帮帮”就业驿站总站和3个流动服务站,在全县11个乡镇设立分站,在全县151个村(社区)设立服务点,成功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就业服务圈。
同时,开通“牛帮帮”就业驿站网络服务平台,加快线上、线下工作融合和共建湘黔边界就业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就业服务“码上办”“一次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开通“牛帮帮”就业驿站服务专线0745-6192580(想要就业我帮您),及时接办特殊群众就业服务事项。2022年以来,为农村特殊就业群体办理就业服务事项1200余件。
“就业驿站虽小,但惠企利民,很受企业和群众欢迎。”新晃产业开发区“牛帮帮”就业驿站负责人伍绍桃介绍,驿站为群众提供就业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能力提升、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解等一揽子就业公共服务,全力推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以前我们在路边揽活,整天风吹日晒,既不靠谱,也不安全。有了‘牛帮帮’就业驿站,人社部门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大家找活儿既省心又放心。”市民李建军说。
设置“招聘日”,定期举行招聘会
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新晃侗族自治县晃州镇“赶墟日”,新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该镇沙洲路“牛帮帮”服务驿站举行赶墟招聘会,前来找工作的人络绎不绝。
新晃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洁解释说,“赶墟”俗称“赶集”,人流量大,方便群众找工作和企业招聘,故特意将“赶集日”定为“招聘日”,每月定期举行招聘会。新晃县城的“招聘日”为每月农历初九。每个乡镇也都有自己的“招聘日”。
新晃,“中国湘西黄牛之乡”,盛产黄牛肉。今年上半年,该县不仅创新打造“牛帮帮”人力资源文化IP、创建“牛帮帮”就业驿站,还设立“招聘日”,更加方便群众就业和企业招聘实现精准对接。
“一个地方,有专属‘招聘日’,形象新颖,也很接地气,真是惠民利企。”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代表任康康激动地说,新晃的赶墟招聘会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不仅为企业和就业人员提供了便利,还大大增加了信用度。
“‘招聘日’把企业和求职者的距离拉得更近。”新晃波洲镇“牛帮帮”就业驿站负责人杨盛鑫乐呵呵地说,现在新晃,无论是城里还是乡镇,求职和招聘,大家都会想到:“招聘日”就去“牛帮帮”就业驿站。
打好政策“组合拳”保就业
今年初,新晃开展第一期网络创业培训,30个人参加培训,6人实现自主创业。其中参训学员杨倩在新晃波洲镇江口村开办了新晃杨倩倩养殖家庭农场,带动5人就业。
今年,依托三级“牛帮帮”就业驿站、“牛帮帮”就业服务专员队伍、“牛帮帮”就业服务志愿者,打好政策“组合拳”,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充分保障就业。
同时,建立完善“发现、服务、跟踪”机制,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通过大数据对接、进家入户排查等渠道,摸清各街镇辖内劳动力底数和就业服务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就业的关心事、烦心事。
落实困难兜底保障。建立“一对一”就业服务专员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2年以来,设立乡村公益性岗位2342个,发放岗位补贴3003.7万元,发放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57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737人次85.4万元。丰富“牛帮帮”帮扶车间种类,创造更多就近就地就业岗位,目前全县21家“牛帮帮”帮扶车间带动就业784人。
落实以工代赈保障。按照“就业跟着项目走、资金跟着就业走”的原则,广泛开展“家门口劳动技能培训”“技术类公益性岗位开发”“村级集体劳务公司”等新代赈措施,吸纳就近就地就业。2022年以来,科学开发以水利、交通、农业为重点的以工代赈项目30个,涉及投资1.4亿,发放劳务报酬2260余万元,吸纳带动2000余名农村脱贫人口、返乡农民工等务工就业,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依托“牛帮帮”就业驿站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为务工人员提供等候用工、求职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公益性综合服务,全力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做到“群众少跑路,就业有门路”。2022年以来,累计对接本地零工需求经营主体2600余家,发布各类用工信息约0.9万条,帮助近6000名劳动者实现就业。
创建返乡农民小微创业基地,根据每个创业者实际需求,分类开展技能培训、招工招聘、政策扶持等系列服务。2022年以来,共孵化79个创业项目,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5万元,贴息11万元,惠及116人。
落实失业转就业保障。对农村失业3个月以上的有劳动力的人员,进行分类销号管理,制定专门的失业转就业创业帮扶计划,确保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2022年以来,农村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