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怀化“三长制”工作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凌 欢  雷鸿涛  刘宇杰  朱跃军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去年来,怀化市立足市情,深入总结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的治理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顺俗而制,全面推行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充分调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性,做到“干部沉下去、民情摸上来、问题化解掉、民心聚起来”,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怀化人文、地域的基层治理道路。

  “一盘棋”统筹谋划布局,高位推动抓落实

  市委组织部成立专班抓好全市统筹,建立定期调度、专项督查、集中通报、跟踪问效等工作机制,把“三长制”工作细化为“初期动员—健全构架—发挥作用—形成常态”四个阶段,项目化抓落实抓成效。将“三长制”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明确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研究推动重点难点工作。县级组织部门履行牵头责任,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抓具体落实,政法、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根据基层治理有关要求各司其职,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高度联动和部门密切协同的工作机制。

  “多亏了村里的邻长,土地流转工作才能开展得这么顺利,不然至少还得花上几个月时间才能搞定。”靖州贯堡渡村党总支书记感慨道。2022年,靖州贯堡渡村引进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亟需流转项目用地3000亩。由于村里大多数人外出务工,村“两委”成员半个月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下来,也仅仅完成流转任务300亩,项目一度陷入停滞。一筹莫展之际,“邻长”郑连喜主动请缨,不到一周时间,就把13份签字同意的流转协议书拿到了村委会,让大伙重新燃起了希望。村“两委”转变思路方法,通过“邻长”一对一做工作,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3000亩的土地流转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怎么把“三长制”这项全新的工作开展好,特别是如何选好用好城市社区的居民代表,如何高效发挥好邻长作用?怀化在这些问题上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思考,根据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不同特点,结合实际制定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工作方案,多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三长制”工作的提示》,并在靖州召开全市“三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切实推动“三长制”工作提质增效。同时,积极总结运用怀化“四支队伍”集村部、党员联系群众“五个到户”等经验,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探索“三长制”与已有治理经验有机结合,确保“三长制”工作推进更顺畅,“三长”作用发挥更明显。目前,怀化市共从遵纪守法、办事公道、热心服务、身体健康的党员、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离退休干部等对象中推选出邻长12.05万名,联系村(居)民149.03万户。

  “一股绳”凝聚四方合力,三级联动解难题

  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邻长就是家门口的“服务员”。邻长重点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每个月对低保户、五保户、重病重残户、脱贫监测户等重点联系户上门走访不少于1次,对所联系户每季度上门走访不少于1次,主要做好政策宣传、纾困解难等工作。同时,通过公开邻长联系电话、发放联系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确保群众有事第一时间找得到人。

  邻长说话好不好使、在群众心中有没有分量,能不能解决问题是关键。为提升“三长制”工作质效,怀化坚持资源力量向一线汇集,创新“四方会诊、三级化解”机制,与邻长一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在民情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由邻长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上报村(社区)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每周召开1次碰头会认真研究解决;乡镇(街道)党(工)委每半月召开1次民情例会,分析研判社情民意,帮助解决村(社区)一级无法解决的问题,并逐户建台账、列清单,形成“问题汇总清单表”。联乡县级领导统筹县直职能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联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社区)“两委”干部,每月至少1次在乡村(社区)集中召开民情化解会,对乡镇(街道)一级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四方会诊”,由四方责任人员对问题进行研判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列出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时间,进行销号管理。

  对办理问题的进度进行跟踪管理,把解决问题和群众满意作为问题销号的必要条件,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全面形成“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闭环机制。截至目前,怀化市通过推行“三长制”,共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60177件,提供微服务145041次。

  “一体化”做实培养管理,提升素质优队伍

  将邻长培训纳入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基层干部培训总体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依托乡镇党校、“书记讲堂”、屋场会等平台,围绕政策法规、基层治理、应急处突、服务群众等课题,对邻长进行针对性培训。通过集中开展上门服务、发挥村(社区)干部和村(居)民小组长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邻长服务群众本领。同时,按照每村常态化储备5-10名邻长要求,多维度、多方位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梯队。

  严格加强日常管理。对不胜任不称职、或外出务工经商等难以正常履职的,进行动态调整并及时补齐,确保正常履职。中方县立足严选优育,出台《“加减十条”管理办法》,制定正面清单和罢黜负面清单,切实加强邻长队伍建设。成立“心连心”理事会,印发《连心手册》、创设“心连心”微信群,以每日“微广播”等方式明晰工作任务和要求。各村(居)党建指导员通过“一对一”沟通,及时掌握邻长思想动态和工作疑难,加强工作指导,促推精准履职。定期对邻长履职情况进行了解,对群众反映热难点问题办理情况进行回访,对履职、落实不力的邻长纳入“罢黜清单”动态观察,定期谈心谈话,对确实不称职、不胜任的予以调整撤换,确保邻长选得准、干得好、群众满意。

  建立邻长履职评议制度,引导邻长主动亮明身份、担当作为,发挥“四员”作用,定期围绕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纾困解难等工作向服务对象进行述职,并在年底向村(社区)“两委”报告年度履职情况,营造“邻里事、邻里议,邻里人、邻里评”氛围。

  “一揽子”机制持续优化,良性运转强保障

  在实践当中,怀化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给“三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更加得心应手开展工作。

  推行“一约四会”机制,由组织、民政等部门牵头,指导村级党组织在总结提炼本地优秀风俗民俗文化精神内涵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推动形成新时代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修)定率达100%。全面建立村(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加强党组织对屋场会、院坝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领导,有效遏制盲目攀比、天价彩礼等现象,树牢崇尚文明、遵纪守法良好风气,让“三长”工作起来环境更优,纾困解难更容易、更方便。2023年,怀化市1镇5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数量全省第一。

  怀化以县市区为单位,探索建立邻长履职积分管理制度,把邻长联系服务群众量化为积分,实行“一事一记录、一月一积分”,并根据积分多少享受信贷支持、物品兑换、集体经济分红等优惠政策,以此激励邻长履职尽责。会同县创新推行“党建领航乡村智理”积分工程,围绕拥党爱国、遵纪守法、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制定乡村治理正负面清单6类97条,通过邻长引导群众参与村级建设、公益事业、移风易俗等赚取积分。同时,采取村级集体经济出资一点、爱心人士捐助一点等方式,成立村级“幸福基金”,由村集体开办乡村积分超市,实行“以积分换物品”,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主动性。该县乡村“智”理平台与“积分超市”项目作为湖南省乡村治理数字化唯一代表参加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览会。

  每年开展一次优秀邻长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群众满意度高的邻长予以表彰奖励,激励创先争优。加强政治吸纳,对年富力强、表现突出的邻长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管理,在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予以优先考虑。目前,全市从邻长中新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185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6人、发展党员发展对象11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