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乐山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除了带给我们光明,还能充分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诗经》形容美人的句子。一双“明眸”可谓是美的标配。
除了生命,再没有比失去眼睛更痛苦的了。海伦·凯勒以及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曾给予人们非常大的震撼。
眼睛如此之重要,但我们爱护好自己的眼睛了吗?
绝大多数人对眼睛带给我们的光明习以为常,对眼睛这个人体最精密也最脆弱的器官爱护不够。尤其当下,我们被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包围着,眼睛比以往更加疲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高强度的使用,让眼睛的健康周期大大缩短,各种眼病纷纷涌现。
青少年近视问题更是成为我国教育和健康领域的一个紧迫议题。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整体近视率超越50%,而在高中生这个群体中,近视高发的现象更加显著,甚至高达80%以上。在如此严峻的状况下,教育部今年印发了备受瞩目的《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这也凸显近视防控的紧迫性。
所以,关注眼睛,了解眼睛,科普一些基本的眼科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好眼睛,就非常有必要。
恰逢其时,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湖南卫视、芒果TV、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联合出品,芒果伯璟制作的首部眼健康纪录片《眼睛的故事》8月底一经推出,即广受关注。该片通过向全中国眼科专家咨询、了解、探索的表达方式,分别从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被攻克的眼疾、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疾、近视防控四个篇章全景式讲解预防、治疗眼部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亲人的眼睛。
该片彰显了制作方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非常有意义。片子传递着眼健康相关的信息,更在引领社会思考、促进社会行动等层面做出有益探索,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节目播出期间,欢网同时段非剧类项目排名省级卫视第一。美兰德数据显示,节目融合传播影响力居全网纪录片第一,传播超3亿次,美誉度达95。
《眼睛的故事》也丰富了科普类型纪录片的表达领域。科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一个特殊的子类别,以展现特定行业领域的知识、技术和发展历程为目标。然而,因其专业性强、知识密集的特点,使内容较艰涩,缺乏情感共鸣,从而难以吸引广大观众。
如何将科学纪录片讲好,找到科学性与趣味性之间的平衡?该片做了许多有益且成功的探索。其最成功之处,便是集结专业力量描摹“知识脉络”。据执行制作人李玉燕介绍,该片首次将眼健康领域的知识像地图般贯穿,以照相机打比方,用游戏闯关的形式,将复杂的概念系统化呈现。该纪录片共有18位教授专家顾问团队、21位博士/博士后团队做支撑。这种科学知识的传递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证据进行了佐证,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从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到各种眼病如干眼病、角膜炎、飞蚊症、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从如何点眼药水到近视防控,从角膜移植手术、白内障手术到青光眼的治疗……满满的干货,满满的收获。
该片的叙事很人情化,解读非常到位,生动通俗,引人入胜。大量的专家访谈,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科学原理与生活经验巧妙结合,又充满趣味。文字深入浅出,图像生动明了。
白内障是目前全球第一大致盲疾病。中国70%超过60岁的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白内障。但患者基数大,接受治疗的比例却不高。其实,只要尽早检查和治疗,白内障不可怕。
青光眼,不能彻底治愈,但早期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对此,医生的解读十分生动:“青光眼是一个没有倒车挡的汽车。你得了青光眼了,视神经已经受到损害了。你要找医生想回到原来,回不去。因为神经死亡了,现在没有办法让死亡的神经活过来。但它有刹车。患者可以点刹车,点了刹车,可以停下来,不要让它再发展了。这也是一种治疗。还有,点了刹车,不可能停住,但能减速了。”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觉中心是模糊和扭曲的,可周围的视野却依然清晰。片中直观地将眼科知识转化为电视语言:画面呈现患者眼中的一座桥,两边正常,中间扭曲移动。特别明了,让人一下子就理解了。
看过该片的观众纷纷说,长知识了,很值。一个叫六六的观众留言说:“片子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很实用,简直比看几个专家号还管用。”更多的人看后,就立马@亲朋好友,极力推荐。
《眼睛的故事》关乎千家万户,是今天的故事,也是未来的故事。是光明的故事,也是幸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