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0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雄峰耸峙大江边
——《岁月如歌》旷小津山水画展述评

  十八洞的春天 120cm×240cm 纸本设色

  巍巍太行 230cm×180cm 纸本设色

  水墨张家界 180cm×140cm 纸本设色

  蒋南洲

  初秋,湘江之畔,长沙美术馆。

  《岁月如歌——旷小津山水画展》,40件大幅巨幅山水画作扑面而来,如入山壑,如临山巅,气象万千。

  8月6日开展,一个月已有上万人接踵而来。领导、专家、同行,爱好者与收藏家络绎不绝。30多家媒体、50多篇报道评论聚焦。

  1. 为时代山川立传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新时代为文艺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题材,文艺家也以笔墨紧随时代的文化自觉跟进。

  旷小津将一腔激情倾入笔端,铺烟云满纸,任豪气纵横,深入刻画祖国壮丽山河,让人为磅礴气势和雄奇壮美心潮澎湃,一种对祖国和时代的热爱与自豪从心底油然而生。

  《巍巍太行》,满壁丈纸,群山绵延,气吞万里。画面大块黄色石骨凝重,山间云烟飘动,飞泉流泻,亦幻亦真。恍惚之间,你似被卷入画中,山顶疾风驰过,天地一片苍茫,犹如置身千军万马组成的铜墙铁壁。一股坚韧、刚强的意志冲击着你,包裹着你,让你久久难以平静。这样的雄阔,同样在《水墨太行山》激荡、在《东方魂》里奔涌。

  “我爱大山,我爱时代,用山川写时代是我的感动,也是我心灵之情的冲突。”旷小津在创作札记里吐露心扉。

  对祖国河山深邃、真挚、持久的情感,构成了旷小津山水画世界里强烈的时代情绪和时代审美——在他写意磅礴的每一处笔墨里,观者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像莽莽昆仑一样横空出世”的宏大气势。

  这种审美情绪完全不同于传统山水画里的冲淡细腻与小情小景,展现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赞美和挚爱、强烈的新时代文化自信、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尽得一代画坛巨匠石涛所说的“气胜”两字精髓。

  《青绿山水》《十八洞村之春》《东方春晓》里,山林苍翠蓊郁,淡黄屋宇掩映,洋溢着强劲生机,形象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审美价值,一种对新时代幸福人居美好向往的人文情怀,让观者获得心灵共振与精神升华。

  在《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看来,这样一种“气壮山河、声势浩荡的宏阔境象,恰恰象征和隐喻着东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崛起”。

  2. 融贯南北得“真如”

  “山,或巍峨壮阔,或壁立千仞,于高远雄强中凸显它的风骨和气魄;水,或上升为云,翻腾天际,或化作了烟,飘逸谷底,浓淡点染间跃动生命神韵。”

  观旷小津笔下的山,既能感受到北方之雄奇,又能体味到南方之灵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理论中,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其著作《画旨》中提出“南北宗画论”,认为北派画北山,重钩斫与着色,画风粗犷;南派画南山,用渲染,以淡雅画风见长。两种不同的山水,不同的作画理法,却在旷小津的笔下实现了“南北相融”。

  旷小津祖籍湖南,生于天津。早年师从津派山水画大家白庚延先生,深得北方太行山水雄壮神髓,可称为一位标准的“北派”。他身上天生流淌湘人基因,敢于守正创新的气质,又符合典型的“南派”。在天津生活26年后,他回湖南工作,跟随湖南美术界代表性山水画大家曾晓浒先生习画,同时走进张家界的奇山异水。

  巍巍太行,潇湘奇峰,地分南北,血脉神通。太行山脉的千山万壑中,蕴含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用血与火铸就的太行精神。张家界山水闻名中外,因其独特性,被命名为张家界地貌。但其难画程度却让不少山水画家望而止步,甚至被美术界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长年深入两地写生创作,旷小津不断感悟自然的崇高伟力与生命气象吐纳,心灵得到不间断提升和放大。在反复回环的“南来北往”中,他以“质”取“神”,由“山我交融”到“山为我所化”,笔墨透关斩关,融贯南北,运用之妙,得全在一心的真如之境。

  立于画作《水墨张家界》前,眼前云烟奔涌,危峰高峻,松木劲挺,尽得张家界的“奇、险、雄、秀”的真意,壮美的潇湘诗意一览无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与王金石、石纲联袂创作的大型山水画《张家界》,走进人民大会堂,在湖南厅长久陈列。

  灵气得江山之助。评论家罗明标认为,旷小津的画“以太行精神为主体,以张家界风光镜像为代表,开中国山水画之文化新气象和审美崇高之新视野”。

  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夏义生表示,“旷小津作品所洋溢出来的超拔、崇高、英雄、静穆的审美能量,映照的正是作者涤荡心胸、淬炼精神、涵养气度的人格写真与心灵回响。”

  3. “化古求新,我自用我法”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在山水画艺术创作中,旷小津一直践行徐悲鸿的名言,敢于打破传统窠臼,努力革新。

  纵观中国传统山水画,大都依据山的竖势而构图,这几乎成传统山水画的一种审美定式,但旷小津在构图上独树一帜,对传统的“三远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空中俯瞰的独特视角,取太行山、张家界“横势”特征,满幅布景,独留画上方一线天,气势纵横捭阖,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完美地统一。最为典型的是《巍巍太行》以及《日出东方·张家界》等,或大山亘连,开幅即见千里;或云涌全幅,峭峰直插天际,尤显雄奇险阔。

  旷小津的另一个突破在对山水画皴法上的创造。面对如何用山水画的艺术语言,凸显张家界特殊砂岩峰林地貌特征这一难点,他融合传统披麻皴、折带皴、小斧劈皴等各种皴法,独创“石刻皴”法——用中锋笔线勾外形,再以偏锋勾皴,依山峰之势盘曲交错,如手持重剑,在石上恣意纵横,笔笔遒劲,入“石”三分,使“峰与皴合,皴自峰生”,苍松寓曲于直,笔势挺劲,似有一股力量由根到梢,山、树、叶凝为一体,更显自然雄奇流动多姿的生命气韵,可谓画胆惊人。

  在色彩上,旷小津对黄、青、绿等大胆化用,让画面重章叠唱,光影、景深糅合。尤其是在《青绿山水》《武陵旭日》等画作中,群峰卓尔峭拔,色彩浓烈不娇,熠熠生辉。

  如钱基博先生在《近百年湖南学风》里所说:“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开一代之风气”,评论家们对旷小津这种“画从于心,由我而立”的开创精神尤为赞誉。

  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原主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黄铁山指出,旷小津努力创立自己的“我家我法”,形成了旷氏山水独特的图式特征,使他昂然自立于中国当代山水画坛。

  4. 大山之子 翱翔九天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旷小津,身兼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多重身份。

  在他身上,一半是北方汉子的粗犷,一半是南国游子的温润,真谓画如其人,人如其画。他作为一位学院派、组织者,名字里虽带一个“小”字,胸中却自有大格局、大气象、大手笔。多年来,他为推动湖南美术事业的发展付出无数心血,尤其是在组织湖南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凸显时代发展的创作中作出突出贡献;他又是一位极富文人学者情怀的实践派、创作者,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山的孩子”,多年来笔耕不辍,长期坚持在山水画艺术上进行深度探索,执着追求“以时代之心写山川形相,以山川之象立时代之德”的艺术理想。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认为,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积累深厚。作为当代山水画家,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山水画传统,又走出自己的山水艺术表达道路,画出时代风貌?旷小津的这次展览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当代艺术名家的文化理想、艺术信念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把握了山水画艺术真谛。我们今天就是要站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与文艺发展的新格局之中,来追求中国美术的高质量发展,追求美术走向更加宽阔的境界和更加精深的品质。

  “笔非生活不神”。旷小津作品里的丘壑、笔墨都从真山真水中来,兼学自然与传统,而能以“我”化之——化为物我高度统一、空前雄迈纵姿、意境深远的山水艺术,让人观而壮之,这正是时代所需、所唤,无不启示有抱负、有追求的艺术家们,只有走出方寸斗室,深入祖国大好河山,“搜尽奇峰打草稿”,与大自然同呼吸,和人民共心跳,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让笔墨紧随时代和画史变革创新的步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进行深入的钻研,才能创作出有“真景、真情、真我”的高境界艺术精品和时代力作。

  山水不言,丹青有声。旷小津的山水世界里,常有玄鸟翱翔于九天之上,有山羊顶风逆行于绝顶之巅。这或许是他对人与自然的一种深刻理解,是他一直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自由独立创作之境。本次画展策展人、著名收藏家、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谭国斌断言,旷小津的笔墨必将随着岁月的磨洗,更加老辣,有更大的气象。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