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0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长制落实到田间丘块
——娄底以“长牙齿”硬措施强化耕地保护

  金秋9月,硕果盈枝。走进涟源市石马山镇排洲村、青铜村与石桥村2个土地开发项目现场,曾经抛荒的地块已重新复垦,60亩玉米、328亩大豆展现着葱茏绿意。这是娄底市自然资源部门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回头看”整改、确保新增耕地“一亩不假”的一个缩影。

  丰收,离不开辛勤的耕耘,更离不开对耕地的守护。近年来,娄底全面推行田长制,采取“长牙齿”措施,着力构建全程一体化耕地保护机制,守好子孙万代的“饭碗田”。

  构建“两大体系”

  织牢管护一张网

  田长制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抓手和利器。娄底按照上级部署构建起市、县、乡、村、网格五级田长体系,自上而下织密耕地保护监管网络,实现块块农田有田长、保护责任全覆盖。

  同时,由市田长办研究制定田长制会议制度、部门协作制度、田长制考核办法、巡田等制度,田长巡田、管田、护田的制度体系初步搭建。目前,娄底设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4447名、网格田长7901名,让每块耕地都有守护人。

  开展“两项行动”

  下好耕地一盘棋

  娄底开展“三零”行动,提前介入,确保占用耕地“零违法”,让耕地流出流入保持平衡;开展巡田督导指导行动,市田长办多次对县市区耕地恢复、春苗行动、耕地“双非”整治等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和技术指导,确保巡田发现的问题跟踪督办到位。

  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2022年,娄底净流入耕地3万亩,2023年已恢复耕地9168亩。放眼全市,251.82万亩耕地、222.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2.99万亩恢复耕地任务,层层分解在耕地保护“一张图”上统筹,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各得其所。

  强化“两类治理”

  拧紧整治一根绳

  位于双峰县城乡结合部的镜坪社区,部分村民以入股的方式违建6栋钢结构棚用于出租,占用耕地12.8亩。该县田长办通过“田长+检察长”“田长+警长”“田长+监察长”协作机制,对涉及违建的相关人员处罚、追究到位,推动6栋钢结构棚全部拆除。

  “确保市县乡村信息共享、工作互动,新增耕地保持稳定耕种状态。”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通过部门协作治理,去年全市50多个乡镇实现违法用地“零新增”。

  为让“长牙齿”硬措施落到实处,娄底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治理,并联合纪委监察部门既查事又查人。省田长办交办至娄底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任务共684个,面积3652.69亩,目前,娄底已整改图斑354个,整改面积1337.28亩。

  (肖 敏 邓宪其 邹娜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