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医疗卫生行业紧扣民生,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切实贯彻落实好健康中国战略,才能真正将健康成果惠及全民。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全民健康覆盖、健康扶贫,使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持续提高。当前,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优质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今年初,国家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就进一步推动医疗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举措。基于此,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应从就医格局、分级诊疗、人才培养、智慧医疗等途径入手,加大改革创新,使群众享受更优质、更便利、更实惠的健康服务,拥有更多就医获得感。
推动区域化均衡,优化就医格局。从2017年开始,我国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双中心”规划设置工作,依托高水平医院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到目前为止,已布局建设13个国家医学中心、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湖南省10家高水平医院承担了包括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在内的“双中心”建设任务。据统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填补了300多项省域医疗技术空白,相关省份跨省就医人数明显下降。“双中心”的建设发展,推动信息系统同源化、医疗质量同质化、人才培养同育化、平台资源共享化加速,从“国家队”层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已成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重要举措。
推动医联体建设,优化分级诊疗。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强调“以基层为重点”,推行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2018年《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正式发布,医联体建设成为实现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各地纷纷创建医联体。近年来,湖南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湖南省已建立各种形式的“医联体”600多个,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5万个,通过纵向帮扶、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积极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医联体建设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政策细化不多、管理体系不全、权责利不清、双向转诊不畅、信息化建设不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要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还须进一步改革创新医联体建设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牵头医院要有效推动专家下沉、学科下沉、管理下沉,真正建立起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医联体的良性发展,让分级诊疗落到实处,切实服务好人民群众。
推动“组团式”帮扶,优化人才培养。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医疗帮扶要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帮扶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当前,基层医院、边远地区医疗专业人才匮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加大对医疗紧缺专业人才、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优化县级医院人才配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比如浏阳集里医院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双向转诊和定点指导医院,通过湘雅医院长期派驻骨干医生驻点、培训等措施,集里医院“逆吸”大批其他城市患者,被誉为湘赣边的“超级乡镇医院”。正是因为注重人才的带动及培养,才让乡镇医院成为人民群众真正值得信赖的医疗机构。医疗帮扶应以人才培养为重要方向,通过长期驻点、扎根基层、接续帮扶,为增强县级、乡镇医院医疗水平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应通过增加诊疗科目、拓展新技术新业务、建设科室等为基层医疗卫生夯实专业底座。比如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持续四年帮扶,帮助衡阳县中医医院成立了“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心脏病诊疗中心衡阳县分中心”“介入中心”等,颅脑外科手术、自体颅骨回置术等高难度手术也陆续在医院开展,基层群众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只有努力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才能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
推动信息化赋能,优化智慧医疗。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过程中,应注重发挥远程医疗作用,充分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中心、远程病理诊断中心,让老百姓在基层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权威专家“面对面”会诊。互联网技术让医疗资源下沉有了更便捷的渠道、更灵活的形式,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直接联通医患,充分释放医疗效能,大力助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作者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