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辉 杜立 曹琼文
湘潭大学二级教授季水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今年是他从教50周年、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40周年。6月2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静水河深——季水河先生治学育才之道》首发式在湘潭隆重举行。
书,贯穿了季水河先生的前半生。26000本藏书塞满了他的7间书房,这深邃壮阔的文字图景,胜过一切热闹景象,满屋的墨香,比任何佳酿都要醇厚绵长。如今,岁进古稀的季水河与书的相伴旅途还在继续。
“买书—读书—教书—写书”,是季水河的生活轨迹。很难说他买书是出于个人志趣还是治学需要,上世纪80年代初季水河刚结婚时,他与夫人每月的工资合计也就100元左右,但他一年中会买两三百元钱的书。这些书填补了他的精神世界,也为他的学术研究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季水河曾说,“我爱读书,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用的知识。”读书是人生乐趣,是他戒不掉的终生爱好。进入大学之前,一本本中外名著助他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在校深造时,他以当地图书馆为根据地,写下了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今天,读书这一活动,仍在“季门”传承,不仅仅要读本专业的书,还不能给自己设限,既要做专家也要做杂家,他指导的比较文学和新闻学的研究生,第一学期要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读完以后还要聚在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教书是职业理想,也是重要的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途径。从1972年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开始,季水河立足于三尺讲台已有整整50年,学生从小学至博士,完整地涵盖了一个学子的求学之路,这样传奇的从教经历对于现在的青年老师来说简直是一部史诗。在教书履历上,季水河成果斐然。他主持的“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分别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共4项。作为湘大比较文学博士点的负责人,季水河造就了一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比较文学领域极具战斗力的“湘军”。对学生的关爱,对后辈的提携,是这支“湘军”始终战意高昂的重要缘由。
季水河不满足于读书,他热衷于将现有知识在他的笔下化为更深一层的学术突破。这一点,早在1983年他在上海学术月刊上发表的《浅谈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这篇论文便可体现。在武汉大学读一年级研究生课程,7门课程考试写了7篇论文,均刊登在高级别刊物上。研学至今,季水河以其卓越的学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书写了数十本著作,包括8本独著、2本编著、1本合著,以及6本作为主编、1本作为副主编的著作,既涉及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又拓展到美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探索,在文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艺理论的发展与当代的应用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美学理论界的艰难时期,美学理论研究和美学著作的出版都走入了低谷,偶有一部美学专著问世,印数也多在1000册左右。在这一时期,季水河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甘坐学术冷板凳。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美学理论纲要》,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曾评价此书对美学理论的一些问题谈得全面而完整,而且从中国的美学实践出发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学术上的突破也体现在了销量上。此书第一次就印了3000册,不到两年又重印了3000册,为当时的美学研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21世纪初,季水河又对其作了大幅修订,对于美的本质界说作了完善与深化,坚持以开放的眼光发展实践美学,主动适应21世纪审美新实践和审美新发展。在美学百花齐放的世纪之交,季水河的著作诚然是学术自由竞争、美学繁荣发展的一颗璀璨明星。
《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是季水河的力作。全书以三篇九章的结构,从历史、理论、展望三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与反思,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几个核心命题,并在梳理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预测与展望,重构了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形象。该书一方面体现了季水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精髓的深刻领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进程的全面把握。
道德文章在,乾坤日月长。季水河内藏一颗君子之心,外握一支生花妙笔,德敛于内而才发于外,是道德与文章完美结合的典范。《左传》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季水河都做到了。《静水河深——季水河先生治学育才之道》这本书是对这位师长的最好致敬。奖章满墙的巨大荣誉,世人皆知的斐然声望,季水河并不在意,他最爱的还是书。而他自己,何尝又不是一部书,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