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6月0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彰显农林院校的担当作为

  王忠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农林院校办学的初衷都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林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农林院校的主干学科专业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农林业的发展相关。新时代新征程,农林院校要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和林业生态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是以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为前提的特色产业振兴,是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的产业链振兴,是以劳动力素质全面提升为保障的产品质量振兴。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农林院校要全面审视现有的学科专业,做好学科专业优化的顶层设计。一是需求牵引,强化专业提质与交叉融合,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推进新工科、新文科与新农科的融合发展,对传统农业类、林学类、生态类、环境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等相关专业进行升级改造与提质发展,充实专业办学内涵。对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学科、专业进行撤并整合。二是智慧赋能,以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化专业结构体系。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培养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人才。作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主阵地,农林院校必须担当起培养高质量乡村振兴人才的重任。一是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为抓手,全面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课程内容动态更新的体制机制。二是以构建实践教学生态系统为牵引,推动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校内实践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仿真实验教学与产业实践创新相结合、创新竞赛与参与导师科研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实践教学生态系统,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应用能力。三是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平台,构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构建产学融合发展的双赢机制,奠定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集聚行业优势资源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以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研发乡村振兴高水平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农林院校是农林人才的集聚高地,是农林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全面提升农林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质量,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二是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抓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突破口,构建地方政府、农林产业企业、农林院校、农林科研院所一体化协同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精准对接农、林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壮大新型农林业生产和服务主体,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降低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成本。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激发释放科技创新动能。

  加强乡村人才培训,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从解决乡村的人才问题做起,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确保乡村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稳定增长。一是从各地实际出发,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开发,以产业带动农村青年回流。农林高校要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多专业集聚和多领域人才优势,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做好农业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链设计,努力打造基于全产业链开发的单品类农产品区域特色品牌。二是充分发挥农林院校智力密集优势,助力农业农村地区的人才培训,开展科技服务团下乡、送教到田间地头等活动,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技术培训与管理培训相结合、个别示范与全面指导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人才严重短缺的难题。

  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全面现代化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农林院校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一是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普及生根,面向基层群众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宣传普及大众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农村家风建设、乡风民俗建设、村规民约建设中得到继承和发扬。三是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如挖掘具有地区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使之成为地方亮丽的名片,以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发展硬实力。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