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5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兴:用手术刀打磨匠人之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帙恒

  通讯员 易巧君

  “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不仅在于能做一台漂亮的手术,更要发现目前标准术式中的不足点,找到合理的改良办法,并通过临床研究进行验证,进而推动医学技术不断改进。”5月8日,刚刚结束一天紧张工作的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黄兴说,自己越来越享受“手上功夫”日渐熟练带来的治病救人的成就感。

  第七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青年医生手术视频大赛(结直肠肿瘤组)湖南赛区冠军和全国亚军,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这些荣誉的背后,是黄兴常年刻苦钻研打磨出的匠人之心。

  在家乡望城铜官窑度过的童年时光中,黄兴喜欢用陶土捏制各种各样的精致器皿、小动物等。在黄兴家里,还保留着他照着小学语文课本图片捏出来的“马踏飞燕”泥塑作品。黄兴说,自己被长辈称赞捏得像模像样时,成就感得到了极大满足,也在不经意间锻炼了细腻的手法。

  在普外科工作多年来,黄兴时常主刀肠癌手术。他说,人体内脏中的营养血管和神经密如大树根须,其周围还分布着大量可能存在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组织或者肿瘤病灶。而一台标准、规范的肠癌外科手术,要求医生在完整清除这些病变淋巴组织的同时,保留住相关营养血管和神经,如出现损伤,必然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外科手术如捏泥塑,需要精雕细琢,对病变的部分、多余的东西进行仔细切除、剥离。肠癌手术,历经无数前辈不断改进,其相关术式早已形成标准、得到公认,却仍然无法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一种发生率为10%左右的致死性并发症——吻合口瘘。

  为此,黄兴在潜心研究之前标准术式的基础上致力改良,增加肠管术后生长所必备的血运,并通过开展临床研究验证了该术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黄兴的这一改进工作得到大量国际同行认可,他的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多个国际权威医学杂志上。

  说到下一步打算,黄兴表示,临床医生能掌握患者疾病转归的第一手资料,因此有条件、也有义务进行临床医学研究。要把自己的经验转化成科研成果并及时传播出去,让临床实践和研究真正成为医学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