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军 李夏涛
通讯员 唐霞 黄嘉
春意正浓。
辰溪县柿溪乡麻溪村,桃花红梨花白樱花粉,每天有数百名游客慕名前来赏花踏春,领略这个新晋“网红村”的风采。
看着竞相涌入的游客把原本冷清的村子搅得生机勃勃,村里八旬老人刘明台情不自禁地感慨:“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村里这么热闹。”
短短1年时间,这个籍籍无名的村庄,跻身怀化市2022年度和美乡村建设“十大创新案例”和“十大网红打卡点”。
“自己家乡自己建。”柿溪乡党委书记蔡兴期说,麻溪村的变化,发轫于村里一个年轻人的回归,得益于该村抓住农民这个主体,探索出美丽乡村建设自己组织、自己规划、自己筹资、自己建设、自己宣传、自己维护等自主模式。
一个新农人的回归
4月5日,当记者驱车来到麻溪村时,这个只有67户不到300人的小村庄已是游客爆棚。
放眼望去,崭新的柏油路蜿蜒曲折,鲜花绿树夹道相迎,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村中小道曲径通幽。置身村中,犹如在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桃树下、竹林间、草坪上、篱落旁,三五成群的游客拍照留影。其中,一个年轻小伙十分受欢迎,走到哪里都被游客拉着合影。
小伙名叫刘逸,今年33岁,麻溪村人。2021年底,在外创业有成的他决定回村发展,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家乡面貌。
麻溪村紧邻沅江,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拥有较好的田园自然风光,离辰溪县城不到20公里。刘逸思考再三,选定走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
破败的村容村貌成了“拦路虎”。怎么办?自己作示范。
在改造完自家房屋后,在村民诧异的眼光中,刘逸又自掏腰包,和父亲改造村里的公共区域。麻溪村党支部书记刘吉阳也带着老父亲参与到义务改造行动中。
修道路、砌保坎、建护坡、搞绿化,把垃圾场变成停车场,把荒地整成小菜园……看着村子的点滴变化,村民建设家乡的热情被激发,纷纷加入进来。在村党支部支持下,村里成立义务改造小分队,成员有80多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村在外的年轻人得知后,不少人请假回来义务参与家乡建设。不能抽身回来的人,纷纷捐钱捐物。
“自2022年开始乡村建设以来,村里义务投工3000余人次,30余人持续义务投工近9个月。”刘吉阳介绍,目前,麻溪村已完成道路、保坎、绿化、亭栏、停车场、房屋改造等各类人居环境项目32个,美丽乡村初具雏形。
刘逸的行动得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被评为怀化市2022年度和美乡村建设“十大乡村达人”。
一个新农村的蝶变
闲暇时,刘逸把村里改造的视频发到“回乡的刘老根”抖音号上,分享麻溪村的美丽嬗变,短短1个月,总播放量3400多万人次,得到20多万粉丝的关注。
中午时分,村里“农家老灶台”农家乐饭菜飘香,十来张桌子的食客已换了好几拨。
农家乐负责人刘圣杰受刘逸影响,去年5月份辞了沿海的高薪工作回乡发展。“开业不到1个月,每天营业额有3000多元。”刘圣杰说。
换作以前,村民家种的、养的,一年到头也换不了几个钱。现在村民地里头的蔬菜、圈舍里的鸡鸭,不是上了“农家老灶台”的餐桌,就是进了游客汽车的后备箱。
村民种植养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村民刘明桂种了20多亩罗汉果,他信心满满地说:“今年决定在罗汉果下增养二三百只鸡鸭。”
麻溪村的蝶变,不只是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被激发,“打扫干净村子迎客来”成为村民的普遍共识。户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月月举行“户评比”,村民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
村里修建公共厕所,工程车在卸载混凝土时,水泥浆滴漏在柏油路上。村民刘明台看到后,硬是坚持让施工人员用水把柏油路冲洗干净。
一个新模式的推广
短短1年时间,麻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柿溪乡党委因势利导,探索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六自”模式,在全乡11个村推广。
“美丽乡村建设,村民既是直接受益者,也是主要参与者、建设者。”柿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芹芹介绍,政府投入少,花小钱办了大事,关键是树立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在柿溪乡付家湾村的穿村公路旁,沿路村舍墙壁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名言诗句不时映入眼帘。
“我们村特别尊师重教,全村不到1200人,近些年培养了230多名大学生。”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付作喜自豪地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突出尊师重教氛围的打造,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将墙面刷白,该村教师张太清、退休干部付胜成义务书写。
在桃田坳村村部广场,该村支部书记谢申玉正带领村民准备修建篱笆的材料,杉树、南竹等堆了一地。“这些材料都是村民自发提供的。”谢申玉说,建设家乡,大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去年6月,柿溪乡发生大洪水,历史罕见,导致该村520多亩农田被毁。该村村民不等不靠,自发组织起来,抢修因洪水毁坏的水渠、稻田、堤坝,如今大部分农田已恢复重建,今年春天全部种上油菜。举目四望,满眼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