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3月18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常德市扎实推进城镇更新提质工作纪实

  车德红 武 倩 卢 华

  2022年,常德市将主要资金、重要资源优先投入到支撑发展、打通堵点、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上,高铁站南北广场、武陵大桥改造等项目全面完工,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

  一批聚集棚户区、老旧小区得以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稳步前进,“梯位”“厕位”“车位”等惠民实事扎实推进、成效明显。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入选国家2022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伴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持续增强,市民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截至去年底,常德市城镇人口达300.8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71%,比上一年度提升了0.51个百分点;全市净增市场主体8万户,新注册湘(德)商回归企业70家,新增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51家,59家企业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常德公众安全感测评保持全省第一,向加快建设现代化湘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宜居常德更温馨

  “居者有其屋”是老百姓的朴素愿望。为了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居住条件,全市各地大力实施城市居住保障行动,在有效改善老旧小区的同时,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序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红利。

  “小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改变了,很多细节上改得很暖心,我们住得更舒服,房屋也升值了。”说起自己所住老小区的变化,市民谭建国很满意。

  谭建国点赞的背后,是常德住建部门紧贴民生一线,精心推进住房保障服务。

  “保交楼”首当其冲。常德争取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19.6亿元,实行“一项目一专班”跟踪对接,保交楼项目复工率、专项借款资金拨付使用效率和交房数量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完成首个“保交楼”项目,经验做法得到住建部推介并被省政府点名表扬。

  保租房先行先试。去年全市新筹建公租房4034套,保障性租赁住房2746套,发放租赁补贴12593户,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51亿元。汉寿、石门获批全国乡镇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

  棚改旧改有声有色。全市开工棚改项目28个、4930户,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49亿元。全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98个,争取上级补助资金7.53亿元。

  让交通为宜居配套,常德加快推进城镇交通项目,市县两级着眼城市道路微循环,不断提升城区路网密度。石门县、津市市开展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改造小街小巷行动,县城道路通达能力不断改善。

  把城市管网改造当作宜居的重要一环,常德全市供水管网新建完成率103%,改造完成率134%。获批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全市县以上城市排涝整治项目全面完成。

  韧性常德善包容

  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是每一位城市建设工作者都绕不开的话题。

  为此,常德市中心城区启动编制《常德市总体城市设计》,从整体上管控城市风貌、保护城市文脉,以“桃花源”“德文化”“水环境”为特色资源,提出了将文化和创新活力打造为新的城市印记,建设“活力之城”;打造丰富的山水氛围,发掘更多值得品味的细节与惊喜,建设“品质之城”;发掘、激活市域与中心城区空间,建设“魅力之城”;让城市风光与优美的生态景观共有,建设“精致之城”。

  常德还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组织编制文物保护专项规划,防止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大树老树等行为,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率100%。

  “这栋建筑拆除后终于让咱们的桂花井‘重见天日’了!”2022年11月8日,随着墙体“轰隆”倒下,澧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桂花井建设控制地带一栋商业临时建筑被依法拆除,引得周边居民纷纷点赞。

  把“旧为新用”进行到底,在保护的前提下,类似于桂花井等一批历史建筑正在焕发新生,成为常德的时髦新地标,展示着常德的发展“韧性”。

  在常德,市县协调韧性发展的理念融入了城镇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全面统筹城镇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持续提升市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县城承载能力,科学精细实施城镇管理,尊重历史文化沿革,不搞“破坏性”建设,确保了“面子”干净整洁有序。

  另一方面重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环境设施提级扩能、市政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平台设施提质增效四大领域建设任务,保障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确保了“里子”安全稳定。

  此外,常德市着眼城市安全韧性,狠抓自建房整治,率先实现经营性自建房结构安全性鉴定率100%。全面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隐患整改率、非居民用户入户安检率、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率均达100%。加强市政道路安全,道路及人行道完好率达98%以上,完成71座城市桥梁常规定期检测、42座桥梁结构病害处置,全市AB级桥梁占比96%以上。

  智慧常德更精明

  “家门口开了个幼儿园,对我们家长来说真是方便。”2月17日,市民李倩倩把家里的垃圾丢进垃圾箱,转身就站到了武陵区皂果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女儿放学。

  以李倩倩的居住地水岸名苑为中心,15分钟为时间半径画一个圈。李倩倩步行3分钟可到达穿紫河派出所和西园社区,步行2分钟可到达皂果幼儿园,步行5分钟可到达风光秀丽的穿紫河风光带,步行11分钟可到达穿紫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步行15分钟可到达市体育运动中心开阔的运动场。

  通畅便捷的生活配套设施,给这里的居民织就了一张立体无形的网,稳稳地托住了他们的幸福,在生活的转角显露城市温柔的底色。

  城市城镇更新提质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常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市民生活便捷行动,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将城镇更新融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系统考虑;在教育、卫生、市政、交通、文体、康养等公共配套方面,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就近可达、均衡服务,合理布局生产生活要素。

  “15分钟生活圈”将中心城区建成区划分为若干个基本生活单元,让市民在15分钟生活圈内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精明的15分钟生活圈,是常德市坚持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以绣花功夫打造精致城市的生动缩影。

  让城市管理更精准精细,常德市发布《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修订出台《常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制定印发了《常德市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在市城区设置了90个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专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武陵、鼎城等地铺开垃圾分类社区试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全市集中开展人行道停车秩序、“牛皮癣”小广告和城市管理“十乱”问题专项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提升。累计拆除违法建设54.4万平方米、拆除危房37.8万平方米,有力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绿色常德好气质

  蓝天白云是市民对一个区域空气质量好坏的最直观感受。近年来,“常德蓝”在微信朋友圈屡屡刷屏,为城市魅力圈粉。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宜居愿景照进现实,随手一拍皆是风景,如今的常德,在惊叹她“颜值”的同时,更让人仰慕她的“气质”。

  2022年,常德以建设绿色城市为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质量、降低生态风险、增强生态治理能力。越来越多的常德市民从禁燃烟花爆竹、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等小事做起,用点滴行动共绘“常德蓝”。

  全市推行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月一调度一通报”工作机制,326项“夏季攻势”任务全部完成并在全省点评会上作经验发言。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被评为省“夏季攻势”正面典型案例。臭氧污染防治、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形成常德亮点,生态环境满意度测评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常德市获评国家绿色出行城市。鼎城石板滩石煤矿区综合治理、津市工业园企业超标排放整治、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外围违规采砂问题整改等工作分别入选国、省正面典型案例。

  截至去年底,市城区天气优良率达83.8%,综合指数3.6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纳入省考核的7个县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8%以上,市城区12条、津市7条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紧紧围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以及“洞庭清波”、“夏季攻势”、省生态环境警示片、长江经济带警示片等反馈、披露的问题,全面压实责任、创新举措、强化督导,各项问题整改按时间节点要求整改到位。

  今年,常德市着眼空间提质、功能提升、风貌提靓、管理提效,扎实推进城镇更新提质“十大行动”,提升城市宜居、韧性、智慧、绿色发展水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