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畅 葛亚芬 甘纪平
湘潭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布局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坚实,拥有36个工业门类,形成装备、钢铁、汽车等特色产业,培育了湘钢、湘电、江麓、江南、吉利等骨干企业。
国企改革走向深水区,老工业基地经历产业转型的阵痛。如何实现涅槃重生?向“数”而行、乘“数”起飞的湘钢,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湘钢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携手湖南移动、华为公司试点5G智慧工厂项目,打造的“5G+智慧天车”成为钢铁行业5G实景应用第一例。
湘钢一方面大力建设厂区内的5G网络基站,实现厂区、办公楼、科技楼、行政中心及子公司5G网络基础覆盖,确保5G业务可视可管可控及数据不出园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5G网络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融合边缘计算、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发5G加渣机械臂、5G超密视频回传、5G+AR远程跨国装配、5G无人机巡检、转钢自动化、废钢定级等应用场景。
新技术带来新动能,走过60余年建设发展的湘钢迸发新活力。钢铁行业“灯塔工厂”的建设脚步,越发铿锵有力。
发展数字经济,湘潭有何优势?
以算力为核心基础能力的数字经济已成为继农业、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主要经济形态。
2022年5月3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暨“三大支撑”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强化电力、算力、动力“三大支撑”,是稳住经济大盘、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日,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在贯彻落实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暨“三大支撑”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以算力高效优化强创新能力,形成数字经济集聚效应,打造数字产业高地。
位于中部非省会城市的湘潭,发展数字经济有何优势?
在创新平台方面,湘潭大学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十三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也是我省数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开展高水平应用数学研究、技术应用开发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入选湖南省算力支撑标志性工程算法创新平台。
在科教人才方面,湘潭是我省第二科教中心,拥有湘潭大学等12所高校,集聚一大批计算数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类高层次顶尖人才。同时,湘潭作为全国有名的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业人才。
在创业成本方面,湘潭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城市之一,是湖南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重镇,是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最佳传承地之一。地价、房价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优美,营商环境良好,在长株潭都市圈中具有比较优势,是创新创业的洼地。
深挖数字“产业金矿”,湘潭成果如何?
改革,转型,再出发,“数字经济”在湘潭激起千层浪。
湘潭市委、市政府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一方面积极开展深度调研,向北上广深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取经”,另一方面充分整合园区、高校、企业资源,推动数字新兴产业全链条集聚发展,培育数字产业“生态圈”。
在这其中,作为“主力军”的湘潭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深入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主人翁姿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围绕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持续发力。
数字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产业引入、项目落地。
近年来,在湘潭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的牵头下,湘潭成功申报全省首批12家大数据产业园之一的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湘潭高新),并在园区建设全省重点建设的15个新型数据中心之一市大数据中心及运营中心项目,引进紫晶信息存储、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项目入驻或投产。
3年前,湘潭在计算机、服务器整机产业方面为空白,湘潭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市场分析、精准定位、多次对接、高位推动,成功引入国内PC及服务器整机制造行业龙头——宝德计算机落户湘潭经开区,并打造湘潭信创产业园,填补湘潭在该产业领域空白,形成长沙湘江鲲鹏、株洲长城、湘潭宝德共建全省信创产业生态的发展格局。
一步向前,步步向前。进军数字经济新蓝海,开疆拓土深挖数字“产业金矿”,湘潭信心十足、步履稳健。
利用科教优势,湘潭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联合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共建湘潭首个数字经济孵化基地,通过“将基地建在校园、引企业办在基地、把课堂设在企业、助人才留潭安置、促成果就地转化”,吸引30余家企业入驻,孵化学生双创项目23个,年产值达4000万元。
联合湘钢、吉利、国网等行业龙头成立全省首个地市级大数据产业促进会,入会企业近百家,通过共建产业发展“生态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聚能……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数字赋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枝”,湘潭正迎来新的发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