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领域的重点群体之一和重要人力资源,其充分就业有助于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根基。家庭、学校、政府、企业深度协同,从增强就业意愿、提升就业实力、拓展就业空间等环节,全链条打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堵点”,有利于逐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家校携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固本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各方持续高度关注,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与就业观、职业规划等有关,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着手解决。
思政教育应在实现充分就业中主动担当。从学生入校到毕业,高校要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正确就业观教育。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等思政教育机制和途径,全过程、全环节、全覆盖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摒弃自我中心和精致利己主义不良思想倾向,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肩负起属于青年一代的责任,争取早日投身各行各业,自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家庭教育应突出就业的理性导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就业观形成过程中,高校要重视家校沟通,以家庭教育的亲和性、个性化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促进学生与时代同频共振。同时,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以家长人生阅历和经验教训,配合学校从大学生涯起点开始逐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产教融合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硬核实力
近年来,高校的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跟上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步调,不断满足行业对知识密集、高技能新兴人才的迫切需求,这是高校教育必须通盘考虑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高校要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研发等方面深度融合,大力培养行业急需的人才。
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对接需求培养人才。除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要对标国家和地方战略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能力之外,绝大部分高校特别是数量众多的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应当对标行业企业需求,主要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服务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实行实质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市场需求设置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常态化邀请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课程设置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与生产一线对接、符合行业企业需要。
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双师型”师资建设。高校要着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建立企业深度参与机制,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高校应建立强制性、常态化制度,全覆盖、有序化强力推进高校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实质性实岗锻炼轮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应用型教学能力。同时,高校应聘请学科专业对口的知名企业骨干担任学校技术技能课程主讲教师、校内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善于借助行业企业“外脑”,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高校向行业企业输出的人才要适销对路,前提是要熟悉行业企业技能技术、发展前景,这要求高校尽可能地深度参与行业企业发展,尝试探索参与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联合申报科研创新基地平台和合作项目、承接企业委托攻关横向项目、定向研究制订行业标准等,在深度参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过程中,高校大力提升应用型办学水平。
政策主导挖掘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空间
全面落实中央和地方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深度拓岗稳岗,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一招。
政策引领多元化深度拓岗。由于长达几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求稳心理加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受到追捧。应深刻把握高校毕业生这种就业目标动向,建议政府部门在现有利好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深化拓展基层财政供养单位就业岗位,创新思路挖掘基层就业潜力,引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政府支持全方位深度稳岗。中小微企业是当前经济发展和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生力军,政府部门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费等政策“组合拳”,为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稳岗就业。要加大政策优惠扶持力度,延长减负优惠政策期限,放宽政策申报条件或门槛,简化申报流程,缩短审批周期,试行对企业点对点的帮扶和解决特殊困难,加大政策宣传和解释,加强政策和措施落实,确保中小微企业减少裁员、扩充就业岗位,继续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项和就业空间。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副校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