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起手铐,彰显文明

  杨朝清

  近日,在福建泉州,民警抓捕嫌疑人时,遇到对方4岁女儿,就悄悄藏起手铐并撒了个谎说是其朋友,有事找他,由此避免这样的场面给孩子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此事一经报道,不少网友为泉州民警的温情执法点赞。

  面对嫌疑人,民警亮出手铐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为何还要悄悄藏起手铐?说到底,民警以最大的善意来避免当面抓捕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阴影和精神伤害。在法治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违法就必然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但哪怕是犯罪嫌疑人,也会在意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悄悄藏起手铐,不仅维护着一个嫌疑人的体面,也保护了天真、纯净的赤子之心。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们精神世界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孩子们简单、朴素的认知里,警察是正义的化身,被手铐抓捕的嫌疑人无疑是“坏人”。至于父亲究竟触犯了什么法律、应该如何给失范行为定性,他们往往难以判断和分析。悄悄藏起手铐的背后,彰显了公共部门治理观念的重塑、价值排序的更新和人文关怀的提振,显然可圈可点。

  悄悄藏起手铐,不仅有呵护未成年人的功能,也有对嫌疑人进行春风化雨的教化作用。哪怕嫌疑人涉嫌越轨,民警依然给予他基本的尊重与善待,没有将其“一棍子打死”。这样的执法方式是对人性尊严的保护,是对执法方式的优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离不开规则。那些违反规则的嫌疑人,接受规训与惩罚后依然有机会重回正轨,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固化思维来看待嫌疑人,而是要用长时段思维、整体思维、发展思维来对待他们。让失范者感受到这个社会更多的善意和温暖,有助于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从而促进他们洗心革面、重塑自我,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进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