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1月0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蝶变

  王明义

  大清早,县委巡察办付主任打电话给我:“老王,佘市桥镇蒋家村今天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并请村民胡立新现身畅谈体会。”上午8点20分,在村委会大会议室里,一条“学习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大红横幅格外醒目。村民胡立新在主席台上将他这些年的经历与体会娓娓道来。

  胡立新初中毕业后跟师学木匠,由于勤学苦钻,3年时间,他就学会了木工全部手艺。凭借娴熟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他在当地迅速打响名声,周边村民也纷纷慕名前来请他做工。靠着木工手艺,他娶了媳妇,新建了两层楼房,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十多年前,3月的一天,他赶着耕牛、扛着木犁去耕田,不小心滑倒在田埂上,上身顿时就没了知觉。送至县人民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脊椎第4、第5节骨折挪位,随即入院治疗。

  一场意外,不光耗尽了多年的家底,还欠下了几万元债务。从那时起,胡立新的妻子成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她只能四处奔波打工,维持儿子读书和一家人生活。为减轻家人负担,更为了偿还债务,胡立新到浙江一家座椅加工厂当了一名装配工。因为脊椎受伤,干不了重活,又没技术,只能干一些简单的手工活,月工资600元,他一干就是六年。

  但厄运再次降临。胡立新又得了纤维瘤。此后,又是漫长的求医之路。为了治病,家人们四处举债,欠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4年多时间里,胡立新全家辗转多家医院,经历了多次手术和前所未有、忍无可忍的疼痛,一度失去劳动能力。

  胡立新记得,有一天,正读书的儿子对他说:“爸,家里这么困难,我不想去读书了,让我出去打工吧!”那一刻,他感觉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很是无助。

  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胡立新家。

  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胡立新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多次上门走访,详细了解实际困难。按照流程给胡立新体弱多病的父母办理了低保,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红利。

  “要想脱贫,得有致富的门路。自己有手有脚,还能做事!”胡立新说,其实自己并不喜欢这顶“贫困”的帽子。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他就开始琢磨着发展产业。经多方考察,他和妻子最终决定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蒋家村驻村工作队根据他的家庭情况,不仅为他们申请了5万元免息扶贫贷款作为启动资金,还积极争取项目修好了门前道路。

  脱贫政策的撑腰,帮扶干部的帮扶,犹如一剂强心针,激发了胡立新全家脱贫致富的强大信心。短短几天后,占地4亩的一排排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从此,我仿佛变了一个人,浑身是劲。”胡立新说,“缺技术,我们夫妻俩就买来相关书籍资料,刻苦自学。缺劳动力,我们就自己努力干,天天早出晚归,一个顶两。即使是最热的三伏天,一刻也不停歇。”

  村里派他赴岳阳学习取经。2017年,他栽种了400多株“十月红”柑橘苗和4亩多香瓜、西瓜等瓜果蔬菜。这一年,全家人均收入3万多元。

  “终于脱了贫,摘了帽,让我特别自豪。往后的日子,我们夫妻俩白天在大棚里干活,凌晨上街卖菜,日复一日。”他一面回忆,一面感慨,“幸运之神开始眷顾我们这个不幸的家。一季又一季的大棚蔬菜让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日子也一年比一年过得充实富裕。现如今,我家每年蔬菜收入都稳定在7万元左右,现在已经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户了。几年来,我把过去欠的账都还清了,还新修了房子。”

  “饮水不忘思源,脱贫不忘党恩。”最后,他动情地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党的精准脱贫政策,没有各级领导、纪委工作队的关心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