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呙志军 许丽慧
秋来北塔“丰”景好,红旗漫卷美如画。
资江北岸,古塔脚下,乡村振兴波澜壮阔,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美丽乡村建设百花齐放……
党旗高扬,万众一心。在这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活跃着成百上千个“战斗堡垒”和“红色先锋”,汇聚起一股蓬勃的发展力量。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今年来,邵阳市北塔区大力实施“基层党建示范工程”,聚焦夯实基础保障、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城市党建等领域全面发力,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基层党建强起来、硬起来、活起来。
基层保障实起来
支部班子“强”起来
田垄间,挖掘机铁臂挥舞,工程车来回穿梭,机耕道建设正酣;桃林下,翻耕除草、修剪施肥,管护正忙……秋阳下,北塔区茶元头街道沐三村的村头巷尾、乡间田野,到处是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到处是火热的劳动场面。
脸冒汗珠,脚沾泥土,一个个村干部满怀干事激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项目工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现在待遇提高了,生活问题基本解决了,我们村干部像打了一剂‘强心针’,干事创业积极性更高、劲头更足。”该村支部书记刘海军一边察看新修的机耕道,一边笑呵呵地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筑得牢不牢,基层干部队伍稳不稳,直接关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能否落地见效。为此,北塔区坚持打基础、强保障、促提升,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济保障等方面入手,全面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广大村(社区)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生活上有想头、工作上有劲头。
“对广大基层干部,政治上要信任,工作上要依靠,生活上要关心,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3月8日,在全区党务工作专题会议上,邵阳市政协副主席、北塔区区委书记肖平语气坚决、饱含深情。
加强制度保障,提振信心底气。制订下发了《北塔区村(社区)班子和班子成员绩效考核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升村(社区)干部待遇的保障措施;强化组织保障,鼓励奋发有为。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今年来全区共排查整顿村(社区)“两委”班子问题80个、问题线索115个,帮扶重点关注人群179名,2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成效明显。同时,拓宽村(社区)干部的上升途径,加大村(社区)干部招录公务员的力度,让“水平高”的有舞台;积极推荐89名村(社区)干部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让“政治强”的有位置。
做好经济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舍得投入“真金白银”,从工资待遇、保险、体检等多方面全方位提升村保障水平。
“现在,北塔区村党组织书记待遇由每月3400多元增长到4100多元,其他村两委干部待遇也相应提高了。村主要干部养老保险补贴由每年1000元提标到3000元,其他村两委干部由零补贴涨到每年补贴1000元。”贺井村党支部书记邓珍强高兴地说。
同时,加强人才保障,确保后继有人。为提升全区村(社区)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和治理服务水平,北塔区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各镇(街道)每周开办2期“夜校学习班”,实现“快速充电”。区委党校定期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实现村(社区)干部培训全覆盖。同时大力培养村(社区)后备干部,2021年换届以来共有4名后备干部通过补选进入“两委”班子,通过公开招考新增社区工作者12名。
集体经济火起来
服务能力“硬”起来
漫山的杨梅树郁郁葱葱,成片的黄桃树硕果盈枝,还有那一排排古老的柿子林挂满“红灯笼”……金秋时节,走进北塔区李子塘村,如同走进“花果山”,处处果香四溢。
“我们村有350余亩杨梅、350亩黄桃、120亩黄金柰李……每年能为村集体创收20多万元。”说起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该村支部书记廖增良不禁喜上眉梢,“有了村集体积累,我们就能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对经济困难党员给予帮助,还能做些公益项目。”
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服务能力。近年来,北塔区通过政策扶持、产业支撑、示范带动、路径引领等措施,逐步形成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强化规划引领,抓好统筹推进。建立了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北塔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5年规划》,将目标任务明确到每一个村(社区)。全区30个村(涉农社区)全部由区级领导联点,因地制宜,制定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策”。区财政单列500万元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导金。
壮大本土品牌,致力振兴邵品。成立振兴邵品工作领导小组,区长、区委组织部长领衔挂帅,各村(社区)均成立振兴邵品合作社,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合作社法人代表。合作社按照“政府引导、股权多元、集体控股、能人经营、社员监督、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吸收有条件且自愿出资的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参股,通过销售“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9月,全区各振兴邵品合作社销售额达200余万元,来势喜人。
一项项硬核举措,一个个创新实招,有力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1—8月份,全区30个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304.29万元,村均10.14万元。
党建工作亮起来
基层治理“活”起来
“安装两个篮球架,孩子们喜欢打篮球。”“角落上再设置一个乒乓球桌。”……7月22日,在北塔区丰江社区的一间会议室里,“大管家”周友盛和居民代表一起讨论社区未成年活动场所的建设方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随后,“管家”们将居民建议向社区反馈,社区干部迅速落实。一个星期后,施工队就进场开工了。
“自2020年开始,社区党支部决定强化党建引领,将社区党员、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发动起来,组成群众自治组织‘丰江管家’,激发群众当家作主、管好‘大家庭’的内生动力。”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沅介绍。
现在“丰江管家”已发展到56名成员,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参与环境改造、乡风涵养、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如今,社区管理更有序、环境更整洁、乡风更文明,呈现出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北塔区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核心点,抓牢“基层治理”这个关键点,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夯实党建阵地,创新党建载体,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推进“三治融合”,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推动群众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制新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德育新风,涌现出“丰江管家”“‘三老’调解室”“玖玖红”等基层群众自治品牌,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整修一新的巷道、干净清爽的院落,还有新安装的智能充电桩、治安监控摄像头……8月16日,北塔区观音庵社区的蔡金生老人在外地女儿家住了3个月回来,眼前的变化让老人惊喜万分。
创新“党建+”模式,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今年来,北塔区在该小区开展“党建+网格”“党建+服务”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将小区内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党员小组,并动员热心群众做网格员,在周边企业的援助下,安装了智能充电桩、治安监控系统等,形成了党小组、小区居民、周边企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让老院子有了新气象、老街坊过上了新生活。
“有了这个阵地,我们离退休党员终于有了家的归属感!”家住中驰公馆小区的企业退休党员职工李竹林,最近经常去小区新成立的党群服务中心练书法、看报纸,跟大伙聊聊天。
“红色阵地”进小区,开创党群共治新路径。今年来,该区紧贴群众生活诉求,按照“一厅一站一园一栏”的标准建设了中驰公馆、世界钰园等小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党的光辉历程”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阅读室等6个功能区域,并推出“四点半课堂”,免费为小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免费托管、兴趣培养等服务。
“现在,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党组织联系居民、增强党群情感的强力纽带。”北塔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