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刘柏豪
【名片】
廖用信,武冈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兼植保站站长,农艺师。曾代表湖南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作物植保员比赛,个人综合成绩全国第三名,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湖南省植保系统首届“最美植保人”;2022年湖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故事】
“刚接了一个农户电话,要去一趟邓元泰镇。”9月29日,记者在武冈市农业农村局门口见到廖用信时,他拎着包正急匆匆往外赶。短袖袖口处的皮肤上,一道“黑白分界线”十分打眼。
记者也随之跟车前往。路上,他告诉记者,干植保工作的,病情虫情就是敌情,防治就是战斗。这些年,廖用信穿梭在一个又一个“战场”上,“有时候回到家里反而不知道要干什么,感觉只有在田里,我才是我!”
“植保110”
车子开到了邓元泰镇山岚村种粮大户郭哥的稻田旁。
刚下车,廖用信三步并做两步跨上田埂,从包里抽出一根伸缩棒,伸到最长,左边一下右边一下拨开稻秆,查看水稻根部情况。
随即,他从泥土中拔出两根稻秆,把茎秆拨开,只见里面三四条虫子正在蠕动。
“你看,这二化螟已经造成枯心危害了,要抓紧补治!补治时田里要注意保持有水……”听着廖用信的话,郭哥频频点头。他告诉记者,廖用信来了,他就安心了。村里的农户大多有廖用信的手机号码,联系多了,甚至能背下来。
“他的电话就像‘植保110’,什么时候都可以打,什么时候打他都会来,晚上十一二点都没问题。”郭哥说。
被称为“植保110”,并不只是因为廖用信随叫随到,更是因为他切切实实帮助老百姓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病虫害防控战。
有一次,廖用信接到“报案”,农民称种植的玉米被虫子吃成了光杆,站在玉米地里,甚至能听到它们啃食玉米叶的“沙沙”声。
廖用信和同事立即赶到地里开展调查,很快发现那是玉米粘虫惹的祸,于是马上发布《病虫情报》,组织人员和药剂,打响了玉米粘虫歼灭战。
当时,武冈市13个乡镇66个村相继大面积暴发玉米粘虫,发生面积达8000多亩。“我们植保站里几个人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干了一个多星期,组织大家统一去防治,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00多万元。”
2014年,大甸镇枫木村的村民“报案”,村里来了很多红色蚂蚁,侵害地里的农作物,还咬家里的电器,甚至咬人,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
那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红火蚁入侵了!为抢抓防治最佳时间,廖用信在村里待了3天进行调查并开展第一次集中防治。可他没料到的是,红火蚁巢穴有上万个,“就像打游击战一样,愣是到2021年才成功根除它们。”
在这段“抗蚁”时间里,他们根据防控方案对红火蚁疫区开展专人专班、联防联控工作,共计开展14次大规模防控、1000余次点对点行动。“被红火蚁咬都是常事,一口一个泡,火辣辣的,擦上清凉油3天不得好。但看到最终为老百姓解决了问题,心里还是挺舒坦。”廖用信说。
老百姓的事没有小事
在廖用信看来,为农民节本增效,是他工作的最大意义。“老百姓盲目去防治病虫害,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佳。我们得为他们提供科学、精准的病虫害测报和防治方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摸清武冈市农业有害生物“家底”,以及它们在当地的生长发育规律,廖用信扛起了相机,进村入地长期蹲守在田里观察病害,成了名副其实的“泥腿子”。
“因地域性差异,有些害虫的生长发育时间和书上写的会不一样。我把它们产卵、孵化、幼虫、成虫的变化过程都记录下来,这样就能精确找到灭敌最佳时机。”
在廖用信的电脑里,存着成千上万张照片,形成了详细的病虫害数据图库,为病虫害测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植保工作既离不开病虫害的测报,也离不开农药的喷施。当看到外省使用农用无人机时,他敏锐地紧跟植保器械前沿,组织参与了一些培训项目,招募培养了一群年轻机手。在他的带领下,无人机播种、撒药和施肥在武冈市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以前一个种粮大户,用手摇式喷药器给1000多亩地打药得半个多月时间,现在两天就搞定。”廖用信说,看到农民生产效率提高了,他就有无限成就感。“老百姓的事没有小事,粮食安全更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