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9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带着偏见解读《我的县长父亲》获奖

  宋潇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发布一份廉洁主题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其中《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令主办方始料未及的是,获奖名单刚公布,便有网友认为,此文标题是妥妥的“炫父”,是典型的“坑爹”,也有网友质疑是不是因为这个父亲是县长,所以才获得了一等奖?当天,该作家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删除了这则消息。

  很多人一看到标题,想当然地认为文章获奖是源于“走后门”“被照顾”。这其中,既夹杂着对于获奖作品含金量的拷问,也是对于获奖过程透明度的臆测。细看这篇文章可以发现,作者用详尽的笔触和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了自己父亲的人生片段,以及父亲对整个家庭的影响,真实感人。援引的父亲的笔记本内容,充满了正能量。通过作者质朴的文字,人们看到了一位1943年投身革命、1948年10月入党,对待工作勤勤恳恳的父亲;看到了一位将大家庭里一个又一个孩子送入军营,却又不肯利用手中的权力给退伍的孩子安排好工作的县长。

  考量一名作者的文学功底,要“让作品来说话”。假设这篇文章更换为其他标题,可能并不会引发如此关注。如果了解作者或者深读过获奖作品,恐怕也不会盲目质疑。当下的阅读市场中,不少人通过网络了解文学作品,通过百度去检索作者的人生经历,看起来是一种快捷和方便,但也容易陷入“为黑而黑”的泥淖。深阅读,客观分析,排除成见,是文学的正确打开方式。尊重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表达,需要一种理性并且宽容的探讨环境。

  当然,网友并非不能质疑征文比赛的公平性。只是在互联网时代,也不妨多一点求证精神,这有助于客观评价,防止误伤。而对一项比赛的举办方而言,也要始终明白,互联网上随处都是“放大镜”,任何不妥与猫腻都可能被揪出来拷问。只有公开、公平、公正,才能避免“翻车”。

  所幸,在事件发酵后,很多网友对文章和作者表达声援,原文也在大众的转发下不断“被看见”,许多网友由衷地向文章作者表达敬意,正如有网友留言的那样:“这篇文章情真意切,通过细腻的笔触,回忆老一辈人的情怀与奉献,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的优良作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