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经常开车的朋友应该知道,如今的辅助驾驶技术普遍为L2级别,使用场景有限。那你有没有想过,在没信号的车库、隧道,也能依靠惯性导航“游刃有余”?9月16日,湖南率为控制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正为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量产抓紧攻关。量产后,飞行器、汽车、船舶等设备均将具备自主规划路线、自主定位、自主控制姿态等功能,智能驾驶的图景将刷新人们的想象。
非凡十年,湖南出彩。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是我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湖南累计获国家科技奖201项,主持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跑并跑水平。超级杂交稻不断刷新“中国产量”,“天河”系列超算频频展现“中国算力”,超高速轨道交通牵引技术支撑高铁跑出“中国速度”,全球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一次可吊起3000台小汽车,全球最大吨位旋挖钻机专为跨海大桥等超级工程而生……一众湖南科研院校、企业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勇挑重担。
其实,还有更多的创新成果与我们息息相关。围绕湘江治理和保护的“一号工程”,我省攻克并推广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等关键技术,“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的大美场景得以重现;3万余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成为决胜脱贫攻坚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强助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出发点,一桩桩、一件件创新成果在显性与隐性中不断切换,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核心要素。湖南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实施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坚持放手使用科技人才,赋予更大的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不断优化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环境,激活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使他们在各领域“茁壮成长”。
十年来,我省创新综合实力进位到全国第11位,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放眼全国,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卡脖子”难题仍然存在。对湖南来说,在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领域的研究还大有空间,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水平有待提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湖南力量,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