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资补贴要让真正的种粮者得实惠

  吴学安

  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秋收秋种,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至此,2022年中央财政已分三批累计下达补贴资金400亿元。

  粮食稳则天下安。重视农民利益,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不吃亏,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针对农资价格依然高企的问题,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向实际种粮农民两次发放农资补贴合计300亿元,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

  早在今年春耕生产关键时期,中央财政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在主产区实现全覆盖……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陆续落地实施,有利于稳定农民种粮信心,激发粮食生产内生动力,确保今年粮食稳产增产目标的实现。

  揆诸现实,少数地方仍然执行“补贴人人有份”的做法:按照“责任田”的份额平均摊派。这种“偷懒”的做法,本质上源于错误的认识。一些地方认为只要“国家补贴发下去,农民稳定不闹事”就行了,至于如何让粮食增产、怎么更好地激励大户种粮,并不怎么上心。

  农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产业,国家农业政策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晴雨表。出台农资补贴政策,目的是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生产成本上涨会进一步倒逼粮价上涨,增加下游企业生产成本,影响物价稳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对农资价格上涨态势,为了对冲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农业,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说明国家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一改革关键在于强化“精准补贴”,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只有真正的种粮务农者、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实惠,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希望各地主政者认清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端稳中国人自己饭碗”这个“大道理”,把各项好政策贯彻好执行好,真正发挥出正向的激励效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