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奋
袁姣素长篇小说《白驹过隙》,以文学的笔调,再现了中国铁路慷慨悲歌的激情岁月,塑造了一系列时代英雄的群像,那些遇山钻洞、逢水架桥,行走“天路”的故事,那些钢人铁马、铁血柔情,读之令人震撼和共情:这是一部礼赞英雄、歌吟信仰的小说,是一部与时代一起奔跑的理想主义作品。
主人公柳汀出生于蓼水河畔,十六岁随父亲柳胜利来到铁路工地,从此就把自己的人生与爱情融入到中国的铁路事业中,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蒸汽机车到柴油机车到电力机车的提速、升级、飞跃的巨大变迁。刚到铁路当临时工时,詹天佑当年设计和建筑的京张铁路的故事影响了她,让她这个在柳山里挑着担子、只知道去织布和赶集的姑娘,成为勘测和设计铁路图纸的工程师的助手,再到跟随施工队伍走南闯北、进行了几条线路的施工的一名工程师,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她这一辈子与铁路相牵、相连、相伴,浓缩了一个无名英雄的时代镜像。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在铁路建设上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跃然纸上。比如焦枝线,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全线通车,开创了中国高速修建铁路的先例。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小说里,我们看到,隧道随时可能塌方,“又一条活生生的生命牺牲了,刚刚还在和大家并肩作战,转眼这人就没有了”。他们“比泰山还重”,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怀念,铁路的修筑,也是一个战场上的拼杀,写满了“血染的风采”。
修筑铁路的艰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因此,也有人当了逃兵,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守,写就了英雄传奇。
秦多安是共产党人的形象代表,他一生恪尽职守,坚持原则,生活与工作步履一致,无论从哪里看,都如清风徐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共产党人。他日夜奔走在铁路的勘测现场,风餐露宿,他曾经迎着风驰电掣的列车从钢轨上取下了别人来不及撤走的压机,因为他相信,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必须迎难而上,来不得半点犹豫和思考,柳汀作为他的助手,也在他宽容而严苛的要求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人生态度。后来,他响应号召,去非洲援建坦赞铁路,最后牺牲在异国他乡。
柳采蓝是个转折型的人物,他好吃懒做,颓丧消极,既没有方向感,又没有安全感,是铁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在铁路上娶妻生子,找回了自信与人生理想。他在工作中总是冲在前头,纵使“指甲里满是砂砾,十个指头鲜血直流”,他也不叫苦,总是感到生活有意思,有盼头。后来,在轨道车加挂的平板车上,突遭大火,为了救火,他献出了生命。
与英雄的群像对应,小说也设置了一个精神陷入困境的人物黄昌明。黄昌明在小说中是个复杂多维的人物。一方面,他是烈士的后代,他的父亲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也崇拜和敬仰英雄,他也希望做一个有信仰、有思想、有担当的人;另一方面,他贪生怕死,面对老曹的死,面对去市政府工作的诱惑,他向自己投降了,选择了撤退。长时期里,无论在爱情上还是在事业上,他都遭受了精神磨难和痛苦矛盾,张亚亚的死,对柳汀的伤害,让黄昌明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审视。最后,他因公殉职的自我救赎让他的灵魂找到了归宿,令人感慨唏嘘。
小说有两条线,一条是中国铁路的变迁,一条是主人公家乡的变迁。那条蓼水河,是柳汀的故乡河,它给了主人公风雨中成长的养料和动力。小说展现了故乡老百姓克服困难,逐渐脱贫,过上小康日子的历程。可以说,故乡既是铁路人的精神原乡,又是给中国铁路源源不断提供人力支持的地方。故乡的巨变与中国铁路的升级换代交相辉映,展示了这篇作品的时代高度。
《白驹过隙》是袁姣素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家充分展示了她的语言天赋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力量。小说故事感人,文学性强,语言精美细腻,富有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如“山间偶有的一棵枫树,探出火红的脑袋,招呼着这个季节的热烈和丰满”“太阳和人的脸庞红红的,像是喝醉了酒”,这样的小说语言张力十足,耐人寻味。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天空和大地纵身而过,让人看不见,又摸不着,但人的向上、向美、向真,是永恒的,它推动着社会的变革,推动着一个个新事物破壁出圈,这就是我们追随和热爱时代的理由。
(《白驹过隙》 袁姣素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