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弦歌奏新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水
远水能解近“渴”
——涟源市渡头塘镇洪家村抗旱保收见闻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小平 曾玉玺

  通讯员 周智勇

  连日高温无雨,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的涟源市旱情特别严重,7月下旬至今平均降雨量不足10毫米。渡头塘镇是涟源市旱情最严重的几个乡镇之一,全镇1.7万亩稻田,9000余亩受灾,部分群众生活用水受影响。

  8月15日19时,记者来到该镇洪家村。一路上,见水田开裂,菜地“冒烟”。菜地里,常年正值旺季的茄子、辣椒等已焦干成黄褐色。路边一棵3米多高的桂花树也已枯死。记者了解到,为了抗旱,该村先后尝试3套引水抗旱方案,终于从2公里外的洋河引来了清水。

  第一套方案是8月初从隔壁村的电灌站引水,不到一天,活水被引入水渠。但满怀希望的村民们守在田边,几个小时过去,迟迟不见水来。村民沿着水渠察看,才发现老水渠因年久失修,引来的水途中“跑”光。

  “从村里水井抽水补充山塘进行灌溉,是洪家村保水田的第二套方案。”渡头塘镇镇长陈敏无奈地说,“可是这套方案只实施3天就搁浅了。”旱情的严峻超出了预期,山塘、水井的储水量满足不了村里稻田灌溉。

  旱情持续,村民心急如焚。种粮大户黄光明看着龟裂的田中青中泛黄的稻穗因缺水而干瘪,一筹莫展。

  “乡镇统筹,村里主导,村民自救!”镇党委书记杨建明来到村里和大家一起商量,“修水渠赶不赢了,水井山塘的水也不够,我们再找路子。”

  “2公里外的洋河还有水,但是距离远,又无水渠,远水解不了近渴。”远水解近渴?一语惊醒梦中人,有人提出第三套解决方案:水泵抽水,水管引流。办法是好,可是资金让黄光明犯难,前期抗旱他已花3万多元,这第三套方案光水管就要6万元。

  经渡头塘镇党委、镇政府协调,申请到涟源市农业农村局支持水管、水泵等基础设施。黄光明和村民经3天3夜连续奋战,一条2000米的管道爬沟过坎、依山顺坡,从洋河铺到了洪家村的蓄水池。蓄水池与洪家村缺水的稻田,又通过1000多米长的沟渠和水管相连。

  8月14日18时17分,在村民的欢呼声中,“跋涉”3000多米的清流,哗哗流进了洪家村的稻田。“有水啦!我的30亩优质稻有救了!”黄光明兴奋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