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芳 吴斌 李立洪 张笛
六月热烈,夏花绚烂。
攸州大地,会战正酣。
走进攸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眼前一派火热景象!自园区创业大会战启动以来,入驻园区的140多家企业开足马力,产销两旺。以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和绿色建材为代表的“一主一特”产业,串珠成链,聚光成炬,加速集群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链在株洲市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竞赛中获评A类一等奖,化工片区则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化工园区。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园区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曾经拥有“高光”时刻的攸县,对此感受犹深。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攸县就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也是闻名全国的“五小工业县”,依托煤炭资源,县域经济实力曾连续9年跻身“全省十强”。
然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原来的“煤炭大县”风光不再。夹缝中的攸县,亟待开辟一条全新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从山区矿区到园区厂区的产业转移。
历史使命和时代机遇叠加,“时间不等人,奋进者得之!”攸县全面打响“三大会战”,奋力打造“三个高地”,志在重振攸县雄风。全县上下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巩固“全省十强”地位,冲刺“全国百强”。
承载使命,接续奋斗。
处在当今融入“强省会”、支撑“强县域”发展风口的攸县高新区,被赋予更大责任,被寄予更多厚望。对标省“五好园区”标准,攸县高新区立足“强园区”,整装再出发,迈上高质量打造经济强县新引擎征途。
“园区创业”启新程
素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的攸县,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区,在省委、省政府“强省会”和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战略布局中,更成了长株潭都市圈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南达通衢,也是株洲“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重要一极。
“发愤图强、重振雄风”,株洲在行动,攸县在突进。
2003年,攸县高新区应运而生,2019年获批湖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风雨兼程20年,攸县高新区正在迈向全省省级园区第一方阵。2021年,一度落寞的攸县,荣归“全省十强”之列。
谋定而动,乘势而上。
今年2月10日,攸县召开“打好三大会战、重振攸县雄风”大会,园区创业被列为三大会战之首。2月22日,围绕打造“三个高地”、推进“三大会战”,攸县再次总动员,吹响高亢嘹亮的集结号,要求把“规划图”变成“作战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
攸县县委书记李鹏程说,“打好园区创业大会战,是构建‘三个高地’、重振攸县雄风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要以大会战为抓手,以营商环境优化、干部能力提升、产业项目建设‘三个年活动’为载体,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聚力兴产业,全力引进大型制造业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改革开放等,在大会战中见真章、见行动、出实效。”
巩固成绩,继续发力。
围绕株洲市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三年做到300亿元,五年突破1000亿元”战略定位,攸县高新区依托市级“千亿产业”集群,锁定自身“千亿园区”目标,对照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的省“五好园区”建设标准,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紧扣“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要求,全面推进园区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不断增强追赶发展动能,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力争到2025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沿着106国道南下,穿行在攸县高新区,所见所闻,令人振奋:以打造“千亿园区”为愿景,展开“绿色园区”“现代园区”腾飞之翼,攸州工业园与网岭循环经济园一脉相承,奋臂同进。
当下,以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绿色建材为产业格局的“一主一特”两大产业势头正劲,奠定“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已然成型。143家入驻园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6家。2021年,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5.09%;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21.53%。
立足高起点规划,攸县高新区编制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制造赋能、科技引领、开放发展、绿色环保成为关键词;园区定位于湖南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株洲市贯彻“三高四新”“一谷三区”发展战略先行区、湘赣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创建国优园、挺进二十强”被设定为奋斗蓝图。
严把招商引资门槛,攸县大力开展产业链上招商,依托“一主一特”产业定位,通过链式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方式,相继引进旭日陶瓷、美圣雅恒、固辉新材、格瑞科技等18个项目,签约金额达38.3亿元;拟投资100亿元华润水泥绿色建材产业园,年初正式签约;斯多瑞、中铼新材料、硕泰新材料、天镒锆业等项目进展顺利。
园区在扩展,土地更金贵。
直面土地产出偏低和土地供应不及时的矛盾,攸县高新区打好“向土地要效益”、清退“僵尸企业”组合拳。
逐步提高的入园标准明确,到2025年,化工园区项目每亩投入不得少于200万元,每亩税收不得低于20万元,每亩产值不得低于400万元;其他园区项目每亩投入不得少于150万元,每亩税收不得低于15万元,每亩产值不得低于300万元。
园区进一步完善“以亩产论英雄”评价激励机制,制定差别化支持政策,激励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倒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精准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合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
“僵尸企业”是掣肘园区发展脚步的拦路虎。经过清理,确认园内10家“僵尸企业”,占地548.04亩,这些低效乃至闲置用地,占用了宝贵资源,加剧了园区的供地矛盾。攸县高新区敢于亮剑,秉持“依法依规、一企一策、稳妥有序”原则,运用“腾笼换鸟”、司法破产拍卖、依法无偿收回等方法,先后清退百里香、威克尔、原华产彩钢等8家僵尸企业,盘活土地500余亩,为臻诚新材、硕泰新材、斯多瑞等项目的进驻铺平了道路。
“一主一特”聚集群
独木不成林,百川聚江海。
攸县高新区产业的制胜之道,就在充分把握战略机遇期,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共同作用,做活了“聚”字这篇势大力沉文章。
“这些年,我们心无旁骛地聚焦主导产业,推动‘链式发展’,引进了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吸引和集聚了一批中下游企业,继而形成‘一主一特’产业集群。”攸县高新区主要负责人感慨良多。
2010年9月,依托攸县的煤炭资源,总投资达120亿元的大唐华银煤电一体化项目落户网岭。作为攸县最大的市场主体,大唐华银攸县能源有限公司虽贡献大,但废料排放量也令攸县挠头。
发展和生态之间怎样找到平衡点?
县委主要领导多次上门服务,终于在今年引进湖南固辉新材料有限公司,于不久前成功进驻网岭循环经济园。
该公司利用“大唐华银”等企业产出的固废材料,生产市场抢手的绿色建材,一举解决了工业废料处理成本高的难题,同时延伸了产业链。
此前,“大唐华银”只有40%的热效率得到利用,固辉新材入驻后,热效率利用率提高到90%。
目前,主打新型建材、循环经济的网岭循环经济园,已聚集13家绿色建材企业,这些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是攸县高新区的一张王牌,正是湖南昊华化工的进驻,做强了这条特色产业链。2018年1月,昊华化工从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绿色搬迁到攸县高新区,涅槃重生的昊华化工转型升级,获评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延链强链效应十分显著。
在化工园区,见识了入园企业的独门功夫和拿手好戏。长荣高新材料主要生产高分子胶粘新材料,以及防伪类胶带、电子类工业胶带等产品,凭借自主研发的“硬核”产品——UV丙烯酸热熔胶,一举拿下国酒茅台、中烟集团等国内品牌企业防伪胶带的订单,其产品还被广泛用在奔驰车标、高铁内饰粘贴、手机保护膜粘贴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主要动力之一,其负极材料市场前景广阔。湖南小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靠成熟的技术,生产的锂离子电子负极材料产品,受到贝特瑞、杉杉能源、凯金新能源等行业巨头的青睐。
今年春天,“总投资10亿元的湖南艾硅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活性稀释剂和UV树脂项目在攸州高新区开工建设”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除投资额大,人们更对公司的核心创新技术充满好奇。
湖南艾硅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事丙烯酸酯树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涂料。“传统生产工艺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我们的生产新工艺解决了废水问题,做到‘无水’,彻底解决环保问题,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湖南艾硅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陈万金介绍。
从家用饮水到航天航空超纯净水,都离不开反渗透膜支撑。澳维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等膜材料的研发和生产,40多种产品被应用在海水淡化、纯水及超纯水制备、污水处理等领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二期项目进入倒计时,建成运营后,预计年新增税收1000万元以上,一期、二期总产值将达1.7亿元。
从带着泥土芬芳的油茶鲜果,到超市销售的茶油成品,近10道工序均在自动化生产线完成,融合5G技术、视觉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技术,湖南亚美茶油首创智能机器人驱动机器人交互式作业,致力打造全国第一家工业5.0油茶科技智能无人化工厂。
政府统一规划,企业相对集中,资源集约利用,提高整体效益……攸县高新区产业集聚,一路花开,满径芬芳。
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
目前,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企业分别达到23家和24家,年内预计还有9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其中,产值过亿元、上5亿元的企业分别达11家和6家,涌现地博等省级“小巨人”企业5家以及澳维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
2021年,园区高分子新材料企业亩均税收17.24万元,澳维亩均税收高达42万元。
“瓷之以恒”优服务
在攸县高新区,一个故事耳熟能详,曾衍生出一种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模式。今天,这种模式被赋予新的内涵,产生出新的效应。
2020年10月,攸县与旭日集团“喜结良缘”,签约成功,之后一个月报批回土地,于2021年1月顺利开工,一年内建成试产,其效率之高、速度之快、效益之好,传为美谈,被誉为“旭日模式”“攸县速度”。湖南旭日陶瓷有限公司驻企特派员刘建喜饶有兴致地还原了事情的经过。
珠海旭日集团是亚洲外墙砖生产的顶级“大咖”,为了扩大产能,决定在中部和西南地区投资新建一个企业,集团高层先后多次在四川、湖北、江西等地选点,最终攸县入选。
攸县的胜出,赢在营商环境和办事效率。“当时,攸县县委、县政府竭尽全力支持项目落地,实行‘一名领导专门负责、一套班子专门协调、一块区域专门承接’,立项审批、项目用地需求、征地拆迁等工作全面提速,项目开工后施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创造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攸县经验……”刘建喜如数家珍。
正是钟情攸县的投资环境,进驻攸县创业十周年之际,旭日集团秉持“瓷之以恒”理念,决定再投10亿元,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攸县高新区打造旭日陶瓷数字化绿色智能制造基地。
优化环境,永无止境。
在做好做实顶层设计的同时,攸县高新区积极推行赋权改革,首批下放38项行政审批权限,园区企业服务中心融合多种功能,实现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化”综合受理、“一条龙”代办服务,绿色通道真正“绿”了起来。
“企业吹哨,部门报道”,是攸县高新区的工作常态。百余名联企干部与入园企业对接,提供“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事情有人办”的全链式服务。对水电气、税务等重点高频事项,高新区统筹协调责任部门就近办公,企业遇到问题“吹哨”,企业服务中心马上“接哨”,责任部门及时“报到”,确保“接哨”后问题不过夜,“报到”后限期解决。
受煤炭市场行情的影响,园区集中供热的价格一再上涨,最高达每吨443元,企业不堪重负。“企业事,无小事”,攸县高新区协调相关部门,成立联企专项小组,组织园区供能企业蓝宇环保和用气企业协商,最终采取政府补贴、供热企业让利的方式,将供热价格下调至每吨393元。安特新材料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企业每年要消耗2万多吨气,价格下调后,企业一年可节约20余万元。
惠企利好,接踵而来。
今年3月,湖南首个税务“智慧微厅”,在攸县高新区挂牌成立,涉税事项实现就近办理。同时,国网攸县供电公司也在攸县高新区成立园区供电服务中心,入夏以来结合联企行动,主动对接园区企业,加大安全用电检查力度,协助企业在迎峰度夏期间安全稳定生产。7月1日,攸县农商银行高新支行开业,现场授信30亿元,为园区企业注入活水。
据统计,园区现有省级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分中心、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众创空间(市级)、企业服务中心等9家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仅去年已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30余件,解决遗留问题60余个。为攸县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改善”“真抓实干督查(省政府综合大督查)表彰单位”荣誉,贡献了园区力量。
今年1至4月,园区企业享受留抵退税金额合计2998.67万元;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园区企业享受缓缴税款合计2604.89万元。为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助保贷共为园区30余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贷款金额达3.7亿元;通过攸县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链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向园区6家企业发放风补资金3400万元。
“企业的声音,就是市场的声音,企业有反映,我们有行动;企业有期盼,我们努力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纾难解困,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武挪强言词恳切。
“产教一体”强支撑
园区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攸县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政校合作,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别开生面。
7月5日,攸县县委书记李鹏程率队前往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攸县高新区与该校正式签约,联手建设化工园区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和现代化工产业学院,助推化工园区的快速发展。
作为株洲目前唯一的化工园区,攸县高新区化工园区现有纯化工企业12家、涉化高分子新材料企业12家、非化高分子企业11家。在做大做强、绿色崛起的进程中,这些企业普遍受到人才瓶颈的掣肘,产教融合破局,成为不二选择。
坐落在攸县高新区内的株洲市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抢占先机,与园区企业同频共振,楔入“一主一特”产业,新增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专业,并投资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为园区培养和输送化工实操人才。
在政府引导下,园区多个企业与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陕西科技大学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安特新材料、旭日陶瓷等13家企业建立了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园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攸县人杰地灵,在现有的7名株洲籍院士中,攸县占有5席,驰骋在海洋、天体、医学、清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攸县党政领导逐一登门拜访,向院士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诚求科技创新之计。
前不久,攸县党政领导一行走访了湖南省农科院,围绕深度开发攸县豆腐、香干、茶油、米粉、麻鸭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单杨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将建设具有攸县特色的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与攸县高新区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为企业提供决策咨询、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引进培养创新人才等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密织网络,广招人才。攸县高新区组织园区企业深入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院校现场招聘,引进人才37人;在科研院所和沿海发达地区,选聘6名人才开展驻外招商;10名本土人才出任招才引智大使,多层次、全方位引进各类人才。借助“攸子”回乡工程,建立返乡创新创业人才库等载体,近5年来,共有1265名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已举办五届的实训攸州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以攸县籍为重点,吸纳1800余名在校大学生回乡实训,点燃莘莘学子的故土情怀。
顺应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攸县举办直播带货创新创业大赛、短视频达人比赛、直播技能特训等系列活动,培育直播电商人才300余名。创办5年的双创人才集训营,邀请国内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对450多名创新创业人才进行辅导。
与此同时,攸县高新区建设人才公寓120套,为300多名人才提供周转用房,正在筹建青年人才驿站和专家公寓,在人才子女入学、专家疗休、健康体检等方面,园区不遗余力,创造条件,以此提升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鲲鹏击浪从兹始,奋翅云天写新篇。
园区创业大会战纵深推进,1至6月,攸县高新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23亿元,同比增幅24.38%;完成高新技术产值81亿元,同比增幅26.82%;规模工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幅1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同比增幅25.03%;完成税收2.8亿元,同比增幅26.8%;完成利润总额5.2亿元,同比增幅22.38%;完成研发经费1.68亿元,同比增幅29.39%;进出口额9686万元,同比增幅31.85%。
园区的优势正在次第绽放,投资100亿元的华润绿色建材二期,将在攸县高新区兴建“园中园”;投资达116亿元的抽水蓄能项目,已通过预可研审查;投资10亿元的艾硅特新材开建。与这些“大手笔”相呼应,艾硅特、美圣雅恒、地博光电二期、帕普泵业等15个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华纯材料、斯多瑞、丰凯新能源、松本林业等15个在建项目年内将竣工投产。
“发愤图强,重振雄风”;
“三大高地,巅峰论战”;
“三大会战,斩关夺隘”。
嘹亮的战歌响彻攸州,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铿锵有力、炽热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