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事·要闻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7月23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长津:从赤脚医生到全国名中医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陶艳 何可

  7月20日,人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第四届国医大师及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进行表彰。其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袁长津获评第二届全国名中医。

  从赤脚医生到全国名中医,如今76岁高龄的袁长津,仍每周出诊6次。他的人生,充满艰辛与传奇,唯一不变的,是与中医药结的不解之缘。

  袁长津是湖南津市人。1965年,他高中毕业后当知青,目睹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感触颇深,便萌生了学医治病救人的愿望。第二年,他返回老家津市,经高中老师引荐,拜当地老中医甘国桢为师。白天打零工,晚上挑灯夜读,他熟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三字经》等中医典籍和教材。 

  1970年底,他成为临澧县原珠日公社永丰大队的一名赤脚医生,开始了长达9年的乡村医生之路。

  9年时间里,袁长津一边致力于办好大队合作医疗站,承担1000多名村民的诊疗任务,一边坚持每晚读书3小时。他还经常向当地药农学习认药、采药,并亲自种植了30多亩中草药。

  对农村常见病的治疗,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还充分发挥中医药所长,治愈了不少流感、肺炎、流脑、肝炎等重症急症患者。他也由此多次获得“模范赤脚医生”“优秀知识青年”等荣誉。

  因医术精湛,袁长津后来被调往临澧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在这里工作期间,他还留下了一个“1元钱治好高致死率传染病”的故事。

  当时,一名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肾衰竭,数天未排小便,腹大如鼓,生命垂危。这种病的致死率相当高,袁长津会诊后,当即开出大黄、甘草两味药,和硫酸镁煎水灌肠,仅2剂便让患者转危为安。而这几味药,在当时仅需1元钱。

  “重德轻利求疗效”,是袁长津一直坚守的行医原则。无论是在基层中医院,还是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他为患者开出的中药都是常见平价药材。他常说:“用最便宜的药治好老百姓最棘手的病,才是一名医生最大的欣慰。”

  当他的挂号费允许挂到100元时,他坚持采用50元的标准。几年前允许挂到300元了,他却一直坚持100元标准。

  作为湖湘中医,袁长津注重“经世致用”。在他看来,当好一名中医,不仅要多读经典,更重要的是在临床实践中体悟探索。

  他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基本思想出发,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探索中医治疗疑难重症的有效方药,现已在治疗比较顽固难愈的慢性肾病、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肝硬化等方面,摸索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有效的新方药。

  袁长津大量的门诊病人中,至少有两成是癌症患者,因为许多人反映他治疗癌症疗效好、副作用少,久而久之形成了口碑效应。

  邵阳的陈先生2009年被确诊为肠癌,接受手术治疗后第二年又被诊断为肺转移癌,身体极度虚弱。他不愿再做手术和化疗,慕名找到袁长津。袁长津以扶正祛邪、化瘀散结的汤药及自拟“资生消痞丸”为主,进行长时期的辨证加减治疗,重点是扶助正气,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如今,陈先生病情完全得到控制,工作生活如常人。

  把患者每一次就诊时的情况和自己开具的方药都完整记录存档,是他多年不变的习惯。他倡导“传跟记研”治学方法,认为这既能为患者再次就医提供参照,也能为日后总结提供可靠素材和依据。这些年来,这样的诊疗记录手写本就有150余本、近1000万字。

  借助这些诊疗记录,袁长津为所带的学生讲解临床鲜活实例,分析阐述中医临床的理、法、方、药和自己的学术经验,使学生深受启发,收获良多。省内外要求跟随袁长津抄方学习者也越来越多,尤其近几年来,约30名已经获得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医疗技术骨干前来拜师,随诊抄方,其中3人现已获评湖南省名中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