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7月23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推进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中落实美育教育

  刘仲春

  国家的发展,梦想的奠基,离不开美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美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功能日益凸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作为乡村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乡村学生外在美的表现力和鉴赏力、内在美的理解力和践行力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美育教育的目标。美育,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欣赏美、体验美,进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中小学教育中,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其中,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表现,提升学生的言谈举止和礼仪规范,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也能通过了解民间舞蹈的内涵、体会舞蹈文化的发展历程,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感,升华其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美育除了是审美的陶冶,也是价值的传递。学校明确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培养目标,在实践中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优秀民族民间舞蹈中发掘丰富资源,以此为主题形成特色课程,通过优秀经典作品教育唤醒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知和热爱,能够丰富美育教育内涵,让学生在认知和读懂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课堂与民俗的有机结合。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于民族风情的理解,展现了不同民族的劳动方式以及审美特点,是众多民族生活习俗、民族特色的真实写照。民族民间舞蹈以具体的民俗事项为基本,用舞蹈动作来展现,是源自生活而又升华生活的艺术形式。美育教育若是停留于美学理论的空洞说教上,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而通过结合这些特殊的民俗庆典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现场的独特氛围中,更能感受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达到美育教育目的。独特的民俗仪式,用丰富的图文、视听语言进行精心设计,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更能够让学生充分调动五感,完全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可以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引入大课间活动中,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美育资源,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以此实现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鼓励民间艺人进课堂。当前,不少农村学校没有开足体育美育课程,关键在于美育教师缺乏,不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仍然没有专职的舞蹈教师。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美育兼职教师的选聘对象,可以是其他学校专业艺术教师,校外教育机构、宣传文化系统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或能工巧匠等。众多民族民间舞蹈艺人既是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者,又是传承者。在乡村中小学教学中,将这些优秀的民间艺人或能工巧匠引进校园,鼓励其走入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授,以日积月累的方式积淀,既是整合各方资源、充实体育美育教学力量的有效手段,对于传承民间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大有裨益。通过民间艺人的示范带动和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的无穷魅力和特有的文化价值,能够激发其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共鸣,从而为民族民间舞蹈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入新的动能。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为代表的线上教学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当前十分流行的直播软件帮助学生进行舞蹈录制等,这些举措既可以宣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互联网的普及让“云课堂”“云支教”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不少知名艺术家都曾通过“云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经过系统化设计、常态化实施,利用互联网来丰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容、形式、途径,构建一个更友好的美育场域,可让乡村学生有更多的方式接近美、感受美、创造美,营造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