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海拔1200多米的永定区茅岩河镇大米界村莓茶园里,村民们正在采摘鲜嫩的茶叶。
“2016年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采石区。”看着满山遍野的莓茶,村党支部书记覃利说。
大山深处的大米界村,农田稀少,山里蕴藏着丰富的铁矿。靠山吃山,上世纪90年代,村里开出第一个铁矿,后来发展到5个矿场,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收入与采矿有关。
钱袋子鼓了,村民却高兴不起来——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水源污染。“村民富裕了,可代价太大了,绿水青山全没了。”覃利说,2014年,村里陆续关掉采矿厂。
采矿厂关停后,大米界村的出路在哪里?“高山云雾,地大物博,村里海拔和土壤适合种植茶叶。”经过考察,村里决定发展莓茶产业,走生态发展的路子。
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村里开展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在废弃的矿山上种植莓茶;加强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莓茶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如今,村里建成莓茶基地3000多亩,建成莓茶加工厂1000多平方米,仓库400平方米,村民收入人均年增长5000元以上。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评价茶产业。在永定区,“张家界莓茶”的致富模式,显示出这一片叶子的威力。“张家界莓茶”先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等多项荣誉。2020年,永定区被授予“中国莓茶之乡”称号。
如今,永定区莓茶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干茶9500吨,创产值22亿元,全区8.2万人依靠莓茶种植、加工、销售来致富增收。到2023年,永定区莓茶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实现莓茶一二三产业年综合产值30亿元,带动10万人致富增收,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田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