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沿着总书记足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4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梗”会伤害文学经典?且放宽心

  孙雯

  冬奥会期间,中国花滑选手金博洋赠送俄罗斯花滑选手谢尔巴科娃(绰号“千金”)一顶冰墩墩帽子。在一众感叹运动员的融洽友情的评论里,突然闯进一句:“这帽子是只送了千金妹妹一人,还是其他妹妹也有?”语中夹杂三分醋意、四分微妙。熟悉《红楼梦》的朋友们马上意识到,这出处原是林黛玉向周瑞家的询问宫花“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于是,评论区一片会心的笑声。

  近期,“林黛玉发疯文学”成为热搜词汇,在微博上阅读量最高峰可达上亿。更是激发了网友们对“林黛玉文案”“林黛玉语录”的二次创作热情——“你大抵是倦了,竟对我这般敷衍。”“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展现出傲娇的模样。

  互联网每每与文学“造梗”碰撞,都会引发一波表达狂欢。对此,不免有人担心如此“玩梗”会不会把《红楼梦》玩坏,导致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等问题。而另有一部分人认为如果没有对《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充分了解,是难以在这趟热潮中精准运用林氏话语的。经典没那么容易被毁,对网友的话语方式,不妨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作为经典文学著作,《红楼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但经典也需要与当下的受众构建连接渠道。当下,林黛玉正成为了这个渠道,串联起《红楼梦》的世界。年轻人用这种诙谐的手法模仿人物语调,能减少与原著之间的距离感,调动起更多人对这部经典作品的兴趣。《红楼梦》也具有深刻的人性观。“其中的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鲁迅语)过去在大众眼中,林黛玉往往是多愁善感、柔弱爱哭的代言人,却忽略了她善雅谑、真性情的一面。这个能说会“怼”的林黛玉,恰恰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社交心理,让大家在平淡的社交话语中找到乐趣。而“发现”林黛玉性格的另一面,在客观上又让她的可爱、真实、有才情被更多人看到,使其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事实上,对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乃至作家的“互联网再创作”早已引发了多次热潮,甚至形成了一套无缝对接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比如鲁迅先生,常年是各种“人间清醒”的代言人。当面对“你行你上”的抬杠,便可用鲁迅的话来反驳:“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着来做一碗好的看。”

  这样的创作,往往也隐藏着大众对社会人物或事件的即时反应,表达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道德评价,指向了在大众语境中对现实事件的态度。同时,作为一种符号化的网络表达,其背后约定俗成的特殊含义往往能够引起网友的共鸣,也象征着某个群体的集体认同和不可言说的默契。如粉丝圈爱说“awsl”、说唱圈常以“skr”为口头禅,这些网络词汇是他们交流的工具,更是年轻人组织社交、彼此确认身份的手段。

  过往的十来年,我们有“神马都是浮云”“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流行语,它们早已成为“时代的眼泪”,但如今提起,也让使用过的人们留下会心的微笑。彼时对其“污染汉语”的批评,似乎也太过上纲上线。抚昔思今,互联网传播永不停息,“新梗”也会永远层不出穷。无厘头也好、“二次创作”经典也罢,其实大都是年青一代对于自身环境压力的释放和排解,对于社交圈层密码的创建。

  相信不管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文学经典,还是博大精深的汉语,都足以容纳得下年轻人的话语方式。与其担心“玩梗”过度,不如打听一下戏谑背后的真正含义。另外,需要我们持续努力的是,“玩梗”过后,还是要鼓励大家回到文本,寻求更多的文学引导,才能让经典焕发出持久的光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