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瞬间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南大学,考察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详细了解高校进行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情况后,总书记对学校科研人员刻苦攻关、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予肯定。
“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在这所校园里,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胡宇芬
2013年11月4日,秋高气爽。中南大学校园里,师生们脚步匆匆。
那天,两支创新团队,一支正在中试平台钻研重金属废水治理、另一支正在实验室探索通向星空所需的特殊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步履矫健地向他们走来,并亲切地同他们一一握手。
交谈中,总书记殷切的话语里,饱含着对他们创新驱动发展的期望。
8年多过去,我们在春日走进中南大学校园,看到了一群默默奋斗的科研人。他们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坚定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科的最前沿,不懈寻找着从0到1的突破,站上新高地……
1.做“地球的医生”,绿色冶金追梦之路越走越宽
4月上旬的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穿过葱茏的树木,走进他再熟悉不过的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楼。这是一栋1957年建设的红砖房,虽然研究中心已搬到中南大学新校区的“金贵楼”里,但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实验楼依然担当着大任。
一楼南侧是个简陋的院子,摆放着厚重的设备。这个当年由柴立元领着团队搭建而成、被师生戏称为“乡镇企业的简易工棚”的中试平台,见证了我国重金属废水治理的筚路蓝缕。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时,首站便来到这里,观看了由该中心年轻教师刘恢演示的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和回用系统。
“这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天。我告诉习近平总书记,这项技术在我国最大的锌、铅、铜冶炼企业还有亚洲最大的铅锌选矿厂等一批大型企业推广应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还列入《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总书记听完后给予肯定,并鼓励我们进一步加强产研结合。”柴立元说,“总书记对我们团队的肯定和重托,使我们受到极大鼓舞和鞭策,让我们的绿色冶金追梦之路越走越宽。”
我国是世界冶炼第一大国,行业每年排放的废酸高达2000万立方米。传统的处理方法为酸碱中和,让废酸变成固态危废,但这不仅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废酸及其中的有价金属资源还白白流失。能不能找到一种新方法,既将废酸里的有害元素铲除,又能保留里面的铜、锌、铬等有价金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研究中心将它定为“必须攻克”的课题。
沉下心来从基础研究做起,实验室小试、中试再到工程示范……终于,研发的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成功。
“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废酸中有价金属高效分离与直接回收,金属回收率高达96%以上,废酸回收率90%,危废量较国际现行方法削减90%以上。”柴立元自豪地说,国内10多家大型有色、钢铁冶炼企业,用上了这样的变废为宝式成果。该项技术也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到“三废”污染物治理和污染场地修复;从重金属污染末端治理,到清洁生产源头减排……8年多来,这支团队不断开疆辟土,团队人数也由30来人扩充到60多人,在读研究生超过200人。
当年的青年教师刘恢,如今已是研究中心副主任。为攻克冶炼烟气汞污染这个世界难题,2021年,他带着10余位学生前往广东的一家企业。“整整半个月,我们每天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爬上20多米高的架子,采集着烟道里的气体。”刘恢回忆。
在“金贵楼”内的墙上,一张中国地图格外显眼,一面面红旗已在全国26个省区“飘扬”。
“每实施一项工程,我们就会在地图上画一面红旗。”柴立元介绍,8年多来,团队瞄准重金属污染防治这个业界的“顽瘴痼疾”,发展创新了3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工程300余项,分布于全国26个省区,并辐射到俄罗斯、塞尔维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做“行业的探路先锋”,可以1次完成100个实验
中南大学校本部的西北角,坐落着我国粉末冶金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里醒目地张贴着“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的标语。这是实验室创立者黄伯云院士倡议的,也是实验室一直以来践行的科技创新理念。
新中国成立之前,粉末冶金在我国是个稀罕词。人们只知道在二战时,使用了硬质合金的炮弹射程特别远。上世纪50年代,在国家的鼓励下,中南大学建校元老黄培云院士,开启了我国硬质合金——也就是后来粉末冶金学科的先河。
从“两弹一星”到战略火箭、碳/碳刹车片,一路走来,学科碰到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遭受了太多次被“卡脖子”的难堪与辛酸。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硬是“创”出了一个共和国重要材料的保障体系。
实验室主任周科朝教授领着记者走到依然轰鸣运转的烧结炉旁。密闭燃烧的火炉里曾诞生世界领先、国内独一无二的超高温复合材料。
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驻足良久,详细听取了粉末冶金特种材料的研发应用情况。
“总书记对科技事业的关心,激励着我们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周科朝说,如今,实验室已为我国载人航天、大飞机、高超音速飞行器、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了一大批高性能材料及构件。
“在国产大飞机起落系统中,实验室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我们是不是可以建设一个更大的平台,来满足我国相关共性技术的验证和演示呢?”在一次实验室大会上,黄伯云院士带领老师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并将之作为努力方向。
历经艰难探索,2019年,在长沙金霞技术开发区一片荒凉的土地上,由实验室推动建设的国内唯一、世界上第二个大飞机地面动力学实验系统铲下了第一锹土。3年时间过去,649根桩基深深扎入地下,1080米长的滑轨跑道已铺好钢筋,18项技术指标远远高于目前国内高铁、机场跑道的建设标准。“预计到明年,这里就可开展国产大飞机起降系统测试试验。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有可能建成服务国家的大科学装置。”周科朝说。
从诞生之日起,“领跑”“第一”“填补空白”就是实验室的高频词。再一次,这家靠材料起家的实验室将目光聚集在学科最前沿的技术——材料基因工程,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中的3个项目。
一种新材料从研发到应用,传统的方法是“试错法”,也叫“炒菜法”,好比“淡了就加盐,咸了就加水”。研发周期大概要15年,成本很高。
“材料基因工程采用的是数据驱动的研发新模式,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对需要的材料进行预测,经模拟仿真,然后通过少量的实验去验证结果,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经费减少一半。”周科朝告诉记者,特别是实验室研发的高通量装备派上了大用场,“以前1个实验可能需要做100次,现在可以1次完成100个实验。”
3.大格局大投入,在中国科创体系里定位湖南坐标
走在中南大学校园里,春意盎然。
矿物加工浮选、金属材料塑性加工、高性能材料研发、有色金属冶炼节能……在一批院士和专家的努力下,如今的中南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地采选冶材”有色金属学科体系链,成为学界、产业界赞誉的“没有矿山的有色金属之都”。
异种移植造福患者、突破我国糖尿病免疫分型诊断的困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学科链冲锋在前,为人民健康筑起一道道生命防线。
开发列车碰撞时轨迹自保持技术、攻克风区行车安全世界性难题……轨道交通链持续服务“交通强国”战略。
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多链高度融合,推动着中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更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这是一份凝聚着中南人智慧和汗水的成绩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中南大学新增国家科研基地14个、‘111’引智基地6个,主持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42项,获国家科技奖45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转化金额过亿元的科技成果有9项,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说。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南时,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奋力拥抱着属于科学的春天,投入越来越多,手笔越来越大。
一个中部省份,向单个科技重大专项投入超过5000万元,每年在工程机械、新材料等领域布局10项技术攻关。
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目标,投入100亿元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志在扛起振兴民族种业的大旗,为国家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在科技创新的坐标系里,湖南正在打造更高的平台,培养更多的人才,施展更大的作为。
当中南大学的采访接近尾声时,柴立元充满激情地提起“金贵楼”内安放的巨幅山水画:高处,麓山巍巍;低处,湘水悠悠,百舸争流。那扬起的风帆,恰如从湘江之滨走出的科创英才,带着一项项创新成果,自信地走向全国、走向远方……
◎ 青年观察
追逐那耀眼的“新光”
王宙(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
这是我第一次踏进中南大学校园,没想到重走了一遍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走过的路。听老师们讲着那些“上天入地”的硬核技术,我惊叹不已。若要论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访谈中老师们眼神里透露出的“新光”。
与他们的交流中,院士也好、教授也罢,总是习惯性地环视所有人。刚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眼神与其对视上了还有些怯生,次数多了后,我猛地发现了一种熟悉的感觉——这不就是课堂上老师关心我们的举动吗?于是一下子觉得亲切了不少。
在他们的眼神中,我感受到的,是炽热和明亮。尤其是在谈及当年总书记来到中南大学考察时对创新的叮咛嘱托,兴奋的光芒就从他们微笑的眼眸中满溢而出,好像又回到了那一天。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大家都在积极推进变革,加强校企合作,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如果说总书记的话语是前进之光,为创新加油呐喊;老师们的行动就是创新之光,指引象牙塔里的知识走向社会,让国家、让世界更美好。
而这样的光,是可以传承的。
访谈结束后,柴立元院士带着学生们在实验器材前合影留念。统一的白色大褂,在仲春的日光里格外明亮。但更为明亮的,是柴院士身后那几位学生清澈眸子里透露出的光。那一刻我确信,这就是传承自大学的创新之光,也是中国日后的希望之光。
有这样的“新光”照耀着,我也想追逐下去,努力让自己活出一道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