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1月2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典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不仅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服务,而且承担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女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地方病疫情监测等任务,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全民健康奔小康“加速器”。

    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前世今生,故事还得从一个“赤脚医生”覃祥官传奇人生说起。

    1933年9月,覃祥官出生在湖北长阳一个贫苦的土家族农民家庭。1965年,从县中医进修班学成归来后,覃祥官到海拔1500多米的土家山寨——乐园公社卫生所当医生,成了一名拿工资吃“皇粮”的国家公职人员。

    与病人的接触中,覃祥官深切感受到农民无钱治病的痛苦。在一次深夜出诊回家后,覃祥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潮难平,我们能不能将大家组织起来,实行合作医疗呢?他的这种想法,很快得到乐园公社党委的重视。没过多久,他就通过深入各生产队调查摸底,拿出了在乐园试行农民合作看病的草案。

    1966年8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乐园公社杜家村大队卫生室挂牌。覃祥官主动辞去公社卫生所的铁饭碗,在大队卫生室当起了记工分、吃农村口粮的“赤脚医生”。当地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合作医疗费,大队再从集体公益金中人平提留5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除个别老痼疾病需要常年吃药的以外,群众每次看病只交5分钱的挂号费,吃药就不要钱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雏形由此诞生。

    覃祥官创办的杜家村大队合作医疗室,以 “三土”(土医、土药、土药房)、“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为特点,大队卫生室和小队土药房都开辟了药园,种植大量常见中草药。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体现“出钱不多,治疗便利;小病不出队,大病不出社”的好处。

    为总结合作医疗经验,县卫生局随即安排人深入乐园公社,进行实地调查。1968年下半年,一份反映乐园公社合作医疗情况的调查报告,几经辗转送进了中南海。毛主席在看过相关报告后,亲笔写下了4个字:此件照办。

    1968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长篇通讯,专题报道了覃祥官创办合作医院卫生室的事迹。高度赞扬“合作医疗是医疗战线的一场大革命”,它解决了农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困难……”一时轰动海内外,由此,全国95%以上的农村都陆续推行了合作医疗。覃祥官先后应邀出访日本、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被西方国家誉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典范”。

    1974年秋,覃祥官以“中国合作医疗创始人”和“全国赤脚医生代表”的身份,随同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访问日本,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当面对覃祥官说:“你搞的那个合作医疗,很好嘛!它使贫下中农的健康有了保障,人民群众欢迎啊。”

    农村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如今,农村合作医疗已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替代。2002年10月,中央做出决定,强调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长阳县成为试点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国家决定加大财政支持,于2008年全面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最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  汤江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