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养生健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唱山歌的刘锦义

    80岁的年纪,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暮鼓晨钟、老态龙钟这样的字眼。但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沙井街道同乐新村的80岁村民刘锦义老人,依然是神采奕奕。他自豪地说,自己精神好,得益于对文艺活动的爱好。

    近年来,刘锦义领头组建了以同乐新村为核心的南宁市江南民间新泉平话艺术联团。刘锦义说,江南区是平话人聚居地,传统平话文化群众根基牢固,他从小就喜欢平话山歌并跟着长辈一起唱诵,还经常创作平话山歌和诗词。“草鞋踏破觅歌仙,四海歌朋一线牵。肯信山歌酬壮志,雾能驱散海能填。”这是刘锦义早期创作的平话诗词,字里行间都透出他对山歌的喜爱和推崇。

    刘锦义是土生土长的同乐新村人,读过不少书,后来又进修大专班,是村里人口中“肚子里满是墨水”的人。刘锦义1999年退休之后,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平话文化传统创作和表演上。他根据当地民风民俗创作的平话山歌、平话诗词、平话小品,不仅自己唱,也教给村民们唱。因他创作的山歌小品很接地气、且朗朗上口,所以很受欢迎。

    刘锦义说:“演出节目都是村民自编自演的,但水平也不差。平时空闲村民们喜欢聚在一起唱,有表演功底。他们平时是村民,上台表演就是演员了。”刘锦义虽然年已八旬,但依然拥有年轻的心态和体魄。他常常骄傲地告诉别人,他身体好的秘诀就是爱唱山歌。

    刘锦义告诉笔者,目前艺术团的主要演员都是中老年人。他希望通过艺术团的带动和影响,能让更多年轻人热爱传统的平话文化,参与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现在,刘锦义每天上午6时起床听广播,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和时事政治,“平话山歌创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吸引人。”刘锦义说,他还继续坚持创作,因为创作的山歌贴近国家大事和身边人身边事,渐渐地,也有一些年轻人参与其中。

    【达人之“达”理】喜欢参加文艺活动,并致力于发扬平话文化的刘锦义,带领村民一起创建了平话艺术联团。刘锦义喜欢山歌也推崇山歌,因此退休之后,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平话文化传统创作和表演上。正是这份热爱使他年过八旬仍然精神抖擞,身康体健。

    黎淑贞  文/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健康·要闻
   第05版:健康·资讯
   第06版:健康·人文
   第07版:医学前沿
   第08版:饮食营养
   第09版:生活百科
   第10版:中医中药
   第11版:中医中药
   第12版:育儿宝典
   第13版:女性保健
   第14版:药械指南
   第15版:养生健体
   第16版:心灵家园
爱唱山歌的刘锦义
推搓腹部
缓解饭后腹胀不适
牢记七个字 越活越年轻
健康需“捶打”
老人常练“四梢”
益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