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中医中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龙灸
灸药结合 祛寒除湿

    “盘龙灸”疗法是依据《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病虚寒者药灸之”的理论,通过灸药结合以温补脏腑经脉气血,起到培元固本、温通气血、祛寒除湿等功效,因其施灸面大、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能及,是目前灸疗中灸量最大的灸法。“盘龙灸”疗法具有药物与灸疗的双重作用,多用于督脉诸证及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宫寒不孕、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腰肌劳伤等。

    “盘龙灸”操作步骤

    1. 根据不同病证进行辨证,确立治法,确定施灸穴区并制定出适宜病证的铺灸药方,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2. 根据施灸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隔灸材料(如姜、大蒜、附子等),将其捣烂如泥,依据施灸部位的大小,制成不同规格、薄厚适宜的灸饼。

    3. 根据施灸部位的不同,制作不同规格的艾炷,并根据施灸的壮数备足用量。

    4. 选择正确的体位,先在施灸穴区的皮肤上用75%酒精常规消毒,再铺以绷带,然后用姜汁调匀药粉,以调成糊状为度涂于绷带上覆盖皮肤,再铺设灸饼(姜、蒜、附子饼),将艾绒置于灸饼之上,并将艾炷点燃,让其自然燃烧,待患者有灼热感或不能忍受时,将艾炷去掉,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所灸壮数,完成所灸壮数后,去掉艾炷与灸饼,用干净温巾擦净施灸部位即可。

    “盘龙灸”注意事项

    △施灸前宜耐心解释,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过饥、过饱、过劳、过虚时不宜施灸。

    △高热、抽风、有出血倾向、恶性肿瘤及某些传染病患者等,不宜施灸。

    △心尖搏动处、大血管处、妊娠期妇女下腹部与腰配腰骶部不宜施灸。

    △施灸时室内温度要适宜,施灸部位应周围铺设防护物品,以防艾火脱落烧伤皮肤及被褥、衣物。灸疗完毕后,将艾灸彻底熄灭,以防发生火灾。

    △铺灸后局部皮肤潮红,经数小时即可消失,一般无不适症状,后不需做任何处理。少数病人有低热、疲倦、口干等不适症状,一般会自行消失,无需做特殊处理。

    △铺灸如灸疗后皮肤起水泡,用消毒针穿刺,放出水液。轻者用矾冰液外擦,数日可愈。

    △灸后1个月内禁冷水洗浴、避冷风、慎起居,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鱼腥发物等。

    针灸推拿科  黄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健康·要闻
   第05版:健康·资讯
   第06版:健康·人文
   第07版:医学前沿
   第08版:饮食营养
   第09版:生活百科
   第10版:中医中药
   第11版:中医中药
   第12版:育儿宝典
   第13版:女性保健
   第14版: 药械指南
   第15版:养生健体
   第16版:心灵家园
盘龙灸
灸药结合 祛寒除湿
一张表格让你看懂风寒和风热
视力下降半年
清肝止血汤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