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卫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读卖新闻

第03版
读卖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09年3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药袋子上的情意
王璐

外出打工的常德人,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这样一个名字——王国欣。他们在外打工受伤,回趟老家后往往会带来几袋用来养伤的中草药,印有王国欣名字和手机号的系药袋子给这些打工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难想象,这个将名气传到了沿海大都市的人其实只是常德市石门县偏远山区的一位普通乡村医生,一位在卫生岗位上扎扎实实耕耘了35载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在夹山镇晓星村卫生室,除了王国欣外还有三位工作人员,一名护士、一名药剂师和一名厨师。王国欣说,真正工作起来四个人根本不够,他笑称自己不仅仅是医生,同时也是护士,是司机,甚至还是采购员。说到一天的工作,王国欣说,这30多年来他每天晚上11点左右睡觉,凌晨3点起床,普通人8小时的睡眠时间被他硬压缩了一半。“三点起来给住院的病人换好药,天麻麻亮的时候就得出去接病人了。”由于晓星村离石门县城还有20多公里路程,为了避免慕名而来的外地病人因四处寻问地址耽误治疗时间,王国欣承担起了免费接送病人的任务。“一天接送两三趟是很常见的事情。”接完人回来,立即看诊,大约每天都有二三十人的门诊量。每隔一天,王国欣还要开车到县城农贸市场为住院的病人采购蔬菜瓜果。王国欣说,虽然每人每顿只收3块钱,但是养伤期间的饮食营养搭配很重要,至于菜的价钱他从来都不在乎。

去年,王国欣家里多了有一位特殊的“亲人”,慈利县广福桥镇63岁的孤寡老人王昌喜。老人不仅耳聋眼花还有轻度智障,当时右手受伤后他一直四处乞讨。王国欣听说后找到右手已经发炎化脓的王昌喜,将他带回卫生室,为他免费疗伤并免费供食宿,送他衣服鞋子。王昌喜很感激,伤手不痛时,主动帮卫生室扫地、擦窗户、搞卫生。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2008年5月中旬,王国欣给王昌喜600元钱的扫地工资,王昌喜误认为是王医生打发他走的路费,伤心痛哭。王国欣夫妻俩打着手势安慰他:“我们早就把你当亲人了,这里就是你的家。”

王国欣行医30多年来,共为患者减免诊费、医药费、住宿费达60多万元,并筹措资金40多万元修建了一栋3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王国欣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正在筹资为病人修建新食堂,以前食堂太小,已经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能看到一个个病人在我们乡村小小卫生室康复,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欣慰。”

本报记者 王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4326448 13507310918 13508480584 传 真: (0731)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读卖新闻
   第03版:读卖新闻
   第04版:社区在线
   第05版:乡村卫生
   第06版:特别关注
   第07版:四季防病
   第08版:心灵家园
   第09版:妇幼保健
   第10版:中医中药
   第11版:药械指南
   第12版:时尚健康
   第13版:美食营养
   第14版:养生之道
   第15版:医学前沿
   第16版:杏林副刊
当好
食品安全的卫士
药袋子上的情意
麻风院里“乐”为家
临澧中医院走村串户回访就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