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时期,有一位大臣名叫明珠。有一年,明珠与几位贪官较劲,结果反而被那几位贪官联合起来反咬一口,陷害明珠贪污受贿,而且证据“确凿”,他们纷纷跑到康熙皇帝面前告状。
康熙对明珠一直颇为信任,虽然他从心里不相信明珠是这样的人,但看着那一项项明明白白的“证据”,康熙也只能依法办事,将明珠收入了监牢。明珠眼看自己就要面临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下场,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通过他的政敌来救自己!
明珠让一位牢头传话给自己的政敌,说自己身上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谋反!明珠的那些政敌们一听到这事情,纷纷上书攻击明珠。然而,康熙皇帝听到这件事后,并没有大规模地调查,而是装模作样、草草地调查了几下,然后以查无实证的名义“断”了案。并且,通过这一点,康熙还把那些明珠“贪污受贿”的事情一把全揽到了自己身上,他对百官们说:“那些所谓的贪污证据,其实是我派人暗中设下的,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要陷害明珠,而是要看看朝廷里到底有没有一种相互监督的好作风!”
原来,康熙虽然没有办法证明那些证据是别人陷害明珠的,但他依然深信明珠是被人陷害的,也正因此,他才迟迟没有处斩明珠。而正在这时,那些陷害他的贪官们又告他“谋反”,要知道,谋反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必然会牵扯到明珠的政友们身上。明珠在朝廷里人缘好,威望高,一旦查起来,人多势众的“明派政友”为了保住自己,必然要下死力保住明珠,这样一来,皇帝就要与整个明派对抗。
皇帝当然不怕手下的这些官员,但是朝廷里一直是“两势相当、相互牵制”的局面,如果打压明派政友,那就必然造成另一股势力独大的局面,甚至可能会摇动皇帝的根基也未可知。这是康熙无法接受的结果,所以皇帝刚好趁此机会保住明珠,以平衡朝廷力量。
(摘自《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