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0月16日下午在济南亲切接见了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来涌现出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原中国足球队中场核心容志行也在其中。胡总书记握着容志行的手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1948年出生的容志行,1972年入选中国足球队,是那一个阶段的中国男足的中场灵魂。他在比赛中表现出高超的球技,以及高尚的体育道德,被誉为“志行风格”。
而此前的10月12日,习近平副主席在德国参观拜耳集团公司时表示,自己很喜欢足球,并指出中国有一流的球迷和全世界可观的足球市场,但目前水平比较低,希望可以迎头赶上。他说“举办完奥运会之后,中国下了一个决心,既然我们其他的运动可以拿到金牌,那么足球啊,一定要下决心搞上去,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
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中国足球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足球运动的发展。这一消息也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中国政府高层最近连番对足球的表态,引起外界的关注。
其实,历数中国足球大半个世纪的陈年往事,虽然中国足球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我国几代领导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他们与足球有着太多的情缘和故事。
毛泽东:曾是校足球队的主力门将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曾是省立湖南一师足球代表队队员。他身材高大,是校足球队的主力门将,而且还能胜任前锋、后卫等多个位置。当年与毛泽东对阵踢球的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学生陈子展回忆,毛泽东踢球时认真、勇敢,守球门时沉着冷静,两眼紧盯着来球,射来的球大多能被他接住。队员们很佩服他,称他是“足球健将”。解放后,毛主席没有踢过球,但看过多场足球比赛,一直都在关注中国足球的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先农坛体育场饶有兴致地观看了中国队与苏联泽尼特足球队的比赛,比赛结束后,毛主席要接见他们。这把球员们激动坏了。据回忆,当时,毛主席穿着灰色的风衣,在与泽尼特球员握完手后,毛主席向中国队走来,国家队教练李凤楼和队长史万春首先迎了上去,他们激动得一句话说不出,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连说几句:“打得好!打得好!”
周恩来:中国足球史上级别最高的团长
周总理一生钟爱足球。1912年,他从南方来到沈阳念书,很快就成为学校足球场上的活跃分子。后来在南开大学念书时,成为学校足球队的领军人物,并率队和清华大学进行了一场高质量的比赛。1960年,以周总理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访问缅甸,代表团中的400余人来自新中国的各条战线,其中包括中国八一足球队。迄今为止,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含有足球元素的国事访问。周总理也成为了中国足球史上级别最高的团长。
邓小平:中国足球的铁杆球迷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公开表示,一生中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观看足球比赛。19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少年时代的小平同志正在法国勤工俭学;为了能够到现场观看足球赛,他拿出了五法郎购买球票。晚年的小平同志回忆说“五法郎是我一天的生活费,买到的球票却是最差的看台。”
早在1952年,小平同志就亲自视察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并提出了要求“希望国家足球队严格训练,打好基础,尽快培养出一批优秀教练和球员”。小平同志的传奇人生三起三落,第二次和第三次复出都是在足球场上发出的信号。1973年,刚刚返京的小平同志出现在先农坛体育场的比赛现场;1977年,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了一年多的小平同志,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工人体育场的长城杯足球赛现场。
1981年,西班牙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国家队在工体迎战劲敌阿联酋队。小平同志在办公室通过收听广播了解比赛进展,当中国队刚刚攻入第一球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突然中断解说,插播了一条时事新闻,小平同志大为光火,立刻让秘书给宣传部门打电话,要求在以后的比赛直播中,不得插播新闻。1985年8月,小平同志观看过“U16世锦赛”(国际足联16岁以下世界锦标赛)后指出“中国足球要搞上去,要从娃娃、从少年抓起”。随后,他指示相关领导,“要建立足球特区”,不久,中国第一个足球特区在大连挂牌。
胡锦涛:在足球上写下“自强不息,奋勇争先”
去年,当北京残奥会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关键阶段的时候,胡锦涛实地考察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备战北京残奥会和北京市社区残疾人服务情况。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残疾人专用体育训练基地。即将参加北京残奥会的300多名中国运动员正在这里积极备战。中心足球场上,12名脑瘫足球队员分成两组,正在进行对抗训练。看到队员们训练认真,技术娴熟,总书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训练告一段落,队员们将一个集体签名的足球送给总书记,总书记高兴地接受了。当队长吴刚请总书记为球队签名时,总书记拿起笔在一个足球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自强不息、奋勇争先”8个字。签完名,总书记把这个足球送给队员们。他说:“我送给你们8个字,希望你们在残奥会赛场上,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做到自强不息、奋勇争先!”
温家宝:熟练运用足球术语进行外交活动
大家都看过温家宝总理在篮球场上那次潇洒的“三步上篮”,其实他还是一个非常狂热的足球迷。总理曾在公开场合透露,自己会半夜爬起来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在国际舞台上,温总理多次引用足球相关理论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比如在“中意双向投资研讨会”上,温总理与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共同出席,温总理谈到了意大利的足球和比萨饼。他说,中国很多小球迷用的都是意大利AC米兰和尤文图斯队的球衣,他们把足球运动员当作偶像,这也为服装厂提供了商机;比如在德国的一次外交过程中,温总理非常巧妙地“嫁接”了足球专业术语,他说,希望德国的企业家也能像著名的场上自由人贝肯鲍尔那样,在剧烈的竞争中把握机遇,快速而镇定地找准自己的位置。一席话,拉近彼此距离,引来阵阵掌声,一代领导人的睿智和机敏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毅:“能赢强队,我向你们磕头”
陈毅对体育运动的爱好,除了围棋,就是足球。青年时代他曾是一位驰骋球场的猛将。他在成都上中学和甲种工业学校(即“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时,一直是学校足球队的中锋,他那一脚熟练又准确的射门,常常赢得球场上一阵阵欢呼和掌声。他率领球队经常参加四川省的比赛,战胜过许多大专院校和外国人在成都组织的球队,一度以高超的球技蜚声蓉城。他是四川省足坛上的“五虎将”之一,观众们都熟悉这个穿“4号”球衣的满场飞的中锋,人们都亲切地喊他“陈四号”。
解放后,中国八一队曾经在一场比赛中5比0大胜缅甸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对当时的八一队左后卫姜杰祥说过这样的话:“中国队赢豆腐队不算本事,能赢强队,我向你磕头!”后来,巴西马杜雷拉队访华,在比赛中,姜杰祥屡次奋不顾身封堵对方炮弹般的射门,竟然被球击中晕倒在地,被抬下场后几分钟才清醒过来。陈毅对他说,虽然打平了,但是很有骨气,踢得好,如果赢了,我一定向你们磕头。
贺龙:“三大球上不去,我死不瞑目”
贺龙对中国足球事业不仅关心,有时简直到了事必躬亲、耳提面命的程度。中国足球队到匈牙利留学就是他一手促成的,在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对运动员讲,你们一个人一年的费用需要几百个农民辛勤劳动一年,你们要对得起他们啊。他常常教诲足球界,也不时批评足球队的不争气。1964年,中国足球队在北京竟然以0比2输给来访的巴基斯坦队,舆论一片哗然。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毫不客气,当即解散了这支国家队,并督促管理部门尽快把足球搞上去。贺龙的“三大球上不去,我死不瞑目”的誓言曾激励了几代运动员,篮球、排球早就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唯有足球至今让他在九泉下感到遗憾。
(本版综合新华社讯、《中国共产党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