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6日讯 “这里在拆钢棚,请缓慢通行。”9月21日,位于长沙天心经开区的长沙特种钢玻璃厂进行企业退出拆除。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按照长株潭“绿心”保护的规划和条例,该厂决定将工业的生产业务迁出城区。
绿心地区是“城市之肺” , 保护它就是守住“森呼吸”。让人欣慰的是,此次涉及关停退出的工业项目共有351个,近七成企业是主动退出的。昨日, 记者从长沙市两型办获悉, 今年年底前,长沙还将完成119家工业企业的退出整改工作。
351家企业让绿于民
长沙特种钢玻璃厂是一家老企业,曾遭到附近居民的长期投诉。
“以前不是噪音就是粉尘,附近的房子都不敢开窗户。”与工厂一墙之隔的小区居民刘镇华告诉记者,工厂搬离以后,原址上将建一个小公园,“听到这个消息,大伙儿都拍手叫好”。
长沙市生态绿心面积305.69平方公里,其中禁止开发区129.88平方公里、限制开发区141.05平方公里,包括天心区、岳麓区、雨花区和浏阳市的部分乡镇。为保证推进生态绿心保护,从今年年初开始,长沙打响了绿心地区工业企业退出攻坚战。
记者从长沙市两型办获悉,截至目前,长沙绿心地区已关停退出351家工业企业,今年年底前,长沙将按要求完成470家工业企业的退出整改工作。
城区企业面临发展瓶颈
长沙城区的不少企业发现,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生存,反而成为制约企业继续发展的瓶颈。一些企业由于技改不足、设备落后、厂房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而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
“若想扩大生产规模,就必须拓展‘地盘’。”长沙某搬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企业要有社会担当,异地安置其实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
据长沙市两型办的统计,在目前已经搬迁的351个项目中,有七成企业是主动离开绿心区域。
一位业内专业人士分析,长沙绿心区域主要在主城区。工业企业在这里面临不少的压力。比如运输成本大,长沙城区白天不准大货车进入,只能晚上运货。此外,城区地价大幅上升,但很多工业企业只是微利,不如重新寻找一块更大的地盘,扩大生产,寻找更好的项目。■记者 刘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