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9日讯 一封特别的来信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昨日,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学院院长收到一个浅红色的、盖着济南邮戳的信封,寄信人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学院教师高燕鲁。这是她写给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学院2016级哈萨克族学生马拉提·塔尔道的感谢信。
7月7日,高燕鲁出差到广州的广东药科大学开会。从广州沙面区乘坐地铁回番禺区广东药科大学旁的酒店,出地铁站时已是凌晨,陌生的街道上空荡无人,她也完全不认识回酒店的路。正在这时,与高老师一同出站,到广州访友的长沙理工大学学生马拉提·塔尔道和他的同学发现了高老师的窘态,热心地帮她联系了出租车。为保证高老师安全,他又拍了车辆照片、加高老师微信,并嘱咐她回酒店就发信息报平安。
看似平凡的帮助,饱含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情谊,令高老师感动,她在信中说:“这么耐心、细致、善良、仗义助人的年轻人太令我感动了!”知道高老师特地为此事写了感谢信来,马拉提·塔尔道很意外:“出门在外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我遇到困难,也希望有人能主动帮忙。虽然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但是有人关心帮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科技便利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温暖。”
■通讯员 李潇玲 记者 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