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童”幻灭是功利教育下的“蛋”

    6岁开始研究软件,8岁自主研发云计算平台,14岁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近日,有媒体这样报道了山东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初四学生李向楠的事迹,引发网络热议,李向楠也因此被冠以“神童”的称号。但是很快,各方的质疑也随之而来。11日晚,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在微博上发布调查处理情况:因核实不严,导致12月1日发布的“莱阳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功签约”为失实消息。(12月12日  成都商报)

    对于李某某炮制的一系列“荣誉”,其实早就有人质疑:如李某某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通知邮件为中文书写,且发件人均为“David lee”同一人,收件人则为“我自己的邮箱”。又比如,关于李某某获得的“亚太经合组织举办的ACPC国际大赛”二等奖,证书上的颁发机构却是WTO(世界贸易组织)。再比如,所谓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版签约合同的最下方显示,一式三份的合同除学生和学院各保留一份外,“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也将保留一份”。这些极不规范、漏洞百出的细节,很难让人相信其真实性,但偏偏,当地教育部门选择性无视,硬生生将一个注水“神童”推到台前,最后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事后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宣传处回应称,网传稿件系莱阳教育系统宣传员所写,初衷就是想说明这个孩子比较优秀,电脑有一定的水平,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特长,并多次强调是“宣传需要”。“宣传需要”这一说法显然别扭而生硬,估计也是出于无奈而勉强找的一个说辞,但从中不难看出教育的急功近利,从莱阳第二实验中学上报“神童”,到教育部门推广宣传,再被真相打脸,这一过程明明可以更加审慎一些,以避免信息审核不严而出洋相,却因为“李某某之所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市教体局近年来全面加强科技教育”之类的宣传需要,炮制了一个假神童,不得不说莱阳教育体育局实际上就是栽在了自己的好大喜功和不切实际上。

    这起“神童”反转的事件戳破了一个有关神童的幻梦,而这个幻梦曾捆绑了学校、老师、当地教育部门,让不少人为之“背书”,最后却闹了个大笑话。目前“神童”李某某已经有一周没有到校上课了,想必也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但这种尴尬和压力却无法让舆论之声因此而平息,相反,更多的声音在追问,为什么我们长期陷入“神童”的饥渴与兴奋中久久无法自拔,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对这种奇迹式的幻梦投入了太多的期盼,以至于孩子从我们身上复制了这种幻梦色彩进而迎合成人世界?

    在中国历史上,“神童”传说往往更为脍炙人口:骆宾王七岁赋诗、甘罗十二岁拜相、周瑜十四岁做水军都督……这些故事常常成为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乃至整个社会的“鸡血”,推动着他们在“神童”的崇拜和追求道路上勇往直前。曾经的大学“少年班”满足了不少人对“神童”的期待,而当教育焦虑不断升级,同时功利性操作也如影随行,于是出现了造“神童”的集体行为。这就如同一根链条,将孩子、家长、学校、教育部门乃至媒体、宣传机构都绑在了一条绳上,共同配合着演出这场大戏。

    “神童”毕竟只是极少数,可遇不可求,退一步说,即便可求,也不可能是在造假、吹嘘的基础上求来的,还是脚踏实地,因材施教,切实把教育做好吧。

    ■本报评论员  张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特别关注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要闻·时政/民生
   第A6版:深度解读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要闻·民生
   第A9版:要闻·科教卫
   第A10版:市州新闻
   第A11版:经济·热点
   第A12版:经济·消费
   第A13版:经济·行业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第E1版:重返月球
   第E2版:重返月球
   第E3版:大茶视界
认真查扎实改,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
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发现干部的主战场
“神童”幻灭是功利教育下的“蛋”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