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爱晚亭·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消息树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代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对此十分肯定,朱熹《论语》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庄子》说“庖丁解牛、技进乎道”,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韩非子《五蠹》一文就提到了最早造房子的有巢氏、最早钻燧取火的燧人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就是最早的“匠人治国”的案例。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经验,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两千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独具东方风韵。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似玉非玉而胜玉”,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为只要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就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张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消息树
   第E4版:故事会
   第E5版:新健康
   第E6版:车生活
   第E7版:财视野
   第E8版:财视野
   第E9版:星关注
   第E10版:体育观
   第E11版:惊呆了
   第E12版:史钩沉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都市声音/要闻
   第A3版:春天的交响
   第A4版:经济观察
   第A5版:深度解读
   第A6版:要闻·时政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要闻·民生
   第A9版:经济·消费
   第A10版:经济·操盘
   第A11版:经济·金融
   第A12版:经济·行业
   第A13版:中国纵横
   第A14版:寰球风云
   第A15版:爱晚亭·副刊
   第A16版:文体看台
投资自己最有价值
古代的工匠精神
唐律中的交规
有一种记忆叫打预防针
清明是个
形容词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