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都市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都市声音

第A3版
小康新图景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怎样的学生工才更值得拥有
杨兴东

    他们有着学生的身份,但却从事着与工人完全一样的工作,而且拿着可能还低于正常工人的薪水,他们就是由学校带队参加“顶岗实习”的中专或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军——据多方面的信息推测,目前在珠三角各类电子厂的生产线上大约有三成工人其实都是这些来顶岗实习的“学生工”。(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学生工现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正常现象。一方面,职校学生需要一片土地锻炼能力。但另一方面企业也不可能无偿接收学生实习。基于教育需求与经济成本的考虑,“实习”变成上班也就成了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选择。

    问题并非出在学生不能是学生工。而是这种“顶岗实习”的内涵,究竟是提升学生素养,拓宽他们的职业能力,培育优秀的职业人才,还只是一种廉价的劳动力?毕竟,从职业学校学生成长为正式工人,这中间需要经验的积累。如果只是让其“顶岗”而忽视教育与培养,成本固然节省,学校固然欢喜,但能不能真正承担起制造行业发展的重担,还是一个问号。 

    此外,对学生工自身而言,忽视技能提升的“顶岗实习”也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所谓实习,只是一个阶段的观察、跟班学习。而并不意味着直接去成为一个“企业生产线上频繁流动的工人”。换言之,如果说到职校去学东西,就是去制造企业打工。那么,职校存在的意义何在?学生为何不直接去企业,而非要经过学校培训呢?以制造业发达的德国为例,所谓职业教育其实更侧重的是奠定学生的深厚技能基础,在企业实习中提升自我,成为成熟的“蓝领”。显然,学生工的使用不能只注重其工人的角色,而忽视了他们学生的权益。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职校学生不需要实习,而是在讨论职校学生究竟需要怎样的实习?一种值得学习的模式是“现代学徒制”,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侧重于实习的内涵。而只有这样,把职校学生的实习抓好抓实,才可能让职业教育为一线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杨兴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都市声音
   第A3版:小康新图景
   第A4版:经济观察
   第A5版:要闻·时政
   第A6版:特别报道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市州新闻
   第A9版:大茶视界
   第A10版:经济·操盘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行业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经济·行业
   第A15版:时事纵横
   第A16版:文体看台
及时语
微议
怎样的学生工才更值得拥有
国企不当为不靠谱的海外投资背书
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 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