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华声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评论

第A3版
华声焦点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核心观点】贫困县屡屡建高楼、宴宾客,无非是违规成本低、风险小。
贫困不能成为地方政府的利好
本报评论员 张 英

    近日有新闻曝出,在湖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建始县,一个40多人的卫生监督局,新建的豪华办公楼高达9层,多达9000多平方米。与之相邻,并且规模相当的新大楼,还有在建的县人防工程信息中心、县交通局货运信息中心。整个建始县,在建或已建的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地税局、森林公安局等多个部门的豪华办公楼,每隔百米左右就是一幢。(7月4日 央视网)

    7月2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条新闻,说的是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感叹:“刚到这里时,这里(巴东)的腐败让我开了眼界。”结合国家级贫困县修建豪华办公大楼的新闻来看,颇耐人寻味。

    超标的政府部门豪华办公楼并不少见,但在“贫困县”的语境下,这样的豪华奢侈毕竟太扎眼,成为众矢之的也不足为奇。只是令人奇怪的是,为何越是贫困县,反而越能大手笔建设楼堂馆所?与贫困县建设标准严重不符的大楼是怎样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的?

    每到国家评“贫困县”的时候,就总有新闻曝出一些地方为争贫困县的帽子而“打架”,这种似乎是“越穷越光荣”的做法常常令不明就里者惊诧不已,而明白内情者自然就见惯不怪了——每年上亿元的资金拨付,以及各种项目支持所得,都让“贫困县”很是滋润,也因此年年出现一些贫困县脱贫却不愿“摘帽”,而一些县甚至因为被评为贫困县而“热烈庆祝”。

    如果为了改变民众的生活状况而死活要占着“贫困县”的名额,也算是其情可悯。问题是,这种情况比较少,实际上不少“贫困县”百姓的配套硬件设施根本没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提高。每年国家拨付的扶贫资金,还有一些专项转移支付和专门的政策措施,并没有让脱贫对象享受到实际好处。而下一年,又继续获得“贫困”帽子,继续拿到政府的拨款。那么,资金去了哪里?扶贫到底又扶了谁的贫?这一幢幢大楼似乎可以给出答案。

    目前我国一些贫困县认定和调整的透明度不高,甚至出现数据造假现象。同时,地方政府公关能力、领导意旨等人为因素也决定着有着丰厚利益的“贫困县”帽子最终戴到谁的头上。抢到帽子之后,随之而来的补贴或被兴建政府大楼,或部分被官员中饱私囊,因此,在为“贫困县”这顶帽子竞相追逐的背后,其实就是当地官员为自己的铺张挥霍打下经济基础。

    当务之急是要改革地方政府,重新建立贫困县的指标体系,这套体系应该以收入和贫困程度指标为基础,设置合理权重,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同时更要对贫困县的名单进行动态调整。

    贫困县屡屡建高楼、宴宾客,无非是违规成本低、风险小。在中央已经宣布禁止贫困县搞形象工程和兴建楼堂馆所之余,还应提高这些贫困县的违规成本,加强处罚力度。否则,扶贫扶下来,百姓还是那么穷,官员们却越发地会享受起来。

    ■本报评论员  张 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评论
   第A3版:华声焦点
   第A4版:华声焦点
   第A5版:华声重点·老司城申遗
   第A6版:华声重点·“舆情联盟”成立
   第A7版:华声重点·集资风波
   第A8版:广告
欠钱还不还,投票见分晓
“智能手机”岂能成“智能坑人机”
贫困不能成为地方政府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