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华声百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公益周刊

第A3版
华声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歌儿

    初次记事,是妈妈抱着弟弟,从一座满是红色砂石的山前经过。小径如带,从山腰飘过,山下便是湍急的溪流。妈妈不断提醒我看脚下的路,生怕我失足。那天晚上,我一个人留在了外婆家,看着妈妈远去的背影,嚎啕大哭。外婆没有上过学,就用乡间俚曲安慰我。其声低回悦耳,什么曲调,什么唱词,如今印象全无。谈起音乐,也记得初中前的那个暑假,几个很要好的朋友,跑到去往外婆家路上的一处溪边,枕着夜色用不太成曲调的声音唱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心里头还觉得满是“爱上层楼、爱上层楼”的意兴与感怀。

    其后心智渐开,慢慢胡乱接触到了各式各样不同的歌唱。听说过优孟、何勇和鲍勃·迪伦,也听过《高山流水》、《小城故事》和《The Sound of Silence》。然而受金庸荼毒太深,喜欢令狐冲的“畅情适意”,往往只受制于一时的触动,不太会随主流。中学时独对一首不明所以的《雨巷》情有独钟;大学则拼命去找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里一首也许连插曲都算不上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毕业的头几年,一听到《在他乡》便不禁大发“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感慨;再后来,干脆不问出处,歌声里只消有合心意处,即奉为钧天广乐,也不管他是谷村新司还是朴载相,梁静茹还是泰勒·斯威夫特。所以说起听歌,总是与人差着节拍,来到人人想唱就唱的KTV,也不知道该唱些什么。

    末了,不得不提一下少年时听过的一句话。当其时也,与一位气质颇为温润的女同学坐在汽车后座,大谈理想、人生、宇宙以及艺术,间或哼几嗓小曲以标榜入时,肆言讥弹,不知所谓。前排的司机听得昏昏欲睡,被我似曾相识的歌声吵醒,遂插言道:也不知道你唱的是什么,但你的歌唱得还不错。我飘然欲仙,乃问其故。司机笑曰:不论是什么歌,只要用心去听,总是有味道的。

    话虽平常,但何其入里,何其透彻? 

    那时心里如生荒草,并没有完全品透话里的意思。而今想来,景语皆情语,情语皆心语,歌者意境,听者心境,情致诉诸曲调,韵律映衬心绪,岂非正是如此?

    心镜声闻皆可照,当时已道不寻常。

    ■文/张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公益周刊
   第A3版:华声特别报道
   第A4版:华声杂志地图
   第A5版:华声悦读
   第A6版:华声百家
   第A7版:华声记忆
   第A8版:打捞身边的历史
陈新:烈牛子三脚犁
速朽的时代里,它们温暖且长情
城市名校不应被房地产绑架
那些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