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吉林省长春市多家驾校了解到,随着公车改革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报名考驾照的人数明显增多。但对于其中一些在单位“说了算”、比较有主见的学员,教练在教车过程中颇感困难。学车的时候,这些任性的官员也很有主见,经常按自己的想法操作驾驶,结果考试一直通不过。(3月31日新华社)
也许教练也有些矫情。官员学员,大多是40岁以上的大龄学员,学车速度慢,有些老习惯难以一时纠正,教练理应更多些耐心,而不必一律与其官员身份有过多牵扯,想得太复杂。不过,对于学车的官员来说,虽是被“公车改革”倒逼着临阵磨枪,但这学车的过程,其应思考与收获的,却一定不止于学会一门驾驶技术这么简单。
首先,这是一场硬碰硬的学习与考试。不同于进高校镀金拿文凭,或者还可以由秘书上课点卯、代笔做论文,考试也可能提前获得题目与答案走走过场。学车,是真真切切要学得驾驶技能,考试纵使考了十遍,不能过还是不能过,马虎不得,任性也无计可施。因此,学车过程,对于某些官员来说,是一种暌违已久的体验。不下苦功,不谦虚谨慎,即便主观上并没有任性,也难以学到真本领。而等到拿到驾照,那种习得的成就感,其实是高于普通人的。在往后的工作中,想必也会有更多亲力亲为,让人感觉比以往更加踏实。
其次,官员学车的过程,其实也算是一次走基层的群众活动。如果不是学车,这些官员们,平时恐怕很难抽出那么多时间,与普普通通的教练以及其他学员在一起。正因此机缘,官员们与普通人贴身相处时,才会发现彼此间有一种无法掩饰的陌生感。官员们甚或只是个别官员在学习中变现出的迟钝、执拗,在教练的眼里就可能是官员的习气与任性,进而带有较强主观性地推论:教他们要比教平常人困难。而官员学员,在教练那里,也不会感受到下属陪练时的温顺、熨帖,学习起来难免会更加固执己见。这种教与学的别扭和挫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官民间的生疏与隔阂。若想消除成见与误会,只有在更多接触中,相互重新认识与理解——官员们理应更有把握时机、融洽干群关系的政治觉悟。
最后想要说的是,不怕官员们在学车的过程中任性,只要驾校与发证机关不任性教学、任性发证,就不会有不好的实质性后果。怕的是官员们上路后任性,那就很可能对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如果真的觉得这一群体有潜在的情绪性问题,不妨在安全文明驾驶的科目四考试中把关更严一些。
至于离开驾校考场,在行政场域约束官员们的任性,则要加强对权力的限制与监督——公车改革,本身也包含着这一层意义。由此而言,只有加速改革,官员学车才会逐渐变为寻常人的寻常事,才能以平常心看待教与学中的一些小插曲。
■本报评论员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