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血液中流淌的是湖湘文化的基因。”3月7日,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分组审议的间隙,作为从湖南走出去的学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总理报告提出建设书香社会,湖南应在这方面有更大作为。”卓新平去年和前年都回过湖南,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岳麓书院的变化,“中国四大书院,我觉得岳麓书院现在最活跃,充分体现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底蕴和气魄。”
卓新平上世纪70年代曾在湖南大学进修,“那时的岳麓书院还比较空旷、破旧。现在保护修缮得很好,而且定期举办有规模的人文讲座,人气很足,在文化界很有影响。”
“其次湖南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省博物馆。”省博物馆注重收藏湖南籍学者的著作及学术成果,也曾多次与卓新平联系过。卓新平说:“省博物馆的这种博大胸怀,让在外的游子备感温暖。”
“希望湖南在建设书香社会过程中敢为人先。”卓新平现在业余兼职中国科学院湖南读书会会长,经常组织开展一些讲座,开放性的,很多人参加,还出版了刊物《天下湖湘》。他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人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说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进程和走向。最近,美国白宫修建了一座毛泽东塑像,这就是文化的真正影响力。
“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我们更应关注文化发展。”卓新平说,“我们要以历史深邃的眼光发展文化事业,关注湖南文化发展的底蕴和可持续性,使湖南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鲜活生命力。”
“与来自家乡的代表们一起参政议政,能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味道。”卓新平说,“每天都让我感受到湖南发生的变化,感受到湖南团代表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深受感染,深为家乡自豪。”
■特派记者 李国平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