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当场“怒批”一些书协“官气”太重的话,让官员兼职书法协会这一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按照中央要求,官员不得担任社会团体领导——专家表示,王岐山讲话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对于官员任职社会团体现象未来可能将更严格查处。(1月19日《京华时报》)
汉字,应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将日常书写升级为艺术的文字。汉字书法,跻身艺术殿堂,来之不易,有历代先贤的努力探索、开拓,也有后来者继承、精研与创新的功劳。而无论如何,书法从日常进阶艺术,非一日可以成就,越是后学者就越须下苦功方能精进。同时,唯其艰难,作为艺术的书法就越需要保持其自身的纯粹性。至于王岐山所指出的:“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虽笼统而言,但也足以说明,那样的书法作品,是难以作为艺术品去看待与评估的。但是,领导干部写上两笔字,不但有不菲的市场价值,更可能堂而皇之成为当地的书协领导,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书法作品,其市场价值内涵的不是艺术价值,而是权力价值;进而言之,那些领导干部能当上书协主席,凭借的也不是艺术功力,依仗的还是手中权力。
既然权力可以凭空为书法作品增值,那造成的后果,就不仅在于官员滥用手中权力牟取书协主席的头衔,以所谓的书法作品将手中的权力兑现为金钱;更深远的负面影响是,权力与金钱的侵蚀力会玷污艺术的纯粹性,令艺术自甘为权力、金钱的奴仆而堕落。陕西书协的状况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在这个地方书协里面,除了有8名副厅级以上官员位列主席团,更有27名副主席、11名名誉主席,前后总计46名“主席”,成为“主席”最多的单位。形成如此奇观,一是因权力占有艺术资源,二也是艺术沾染上权势的习气,觊觎艺术本身之外的权力价值——在可以变现的艺术市场上,有主席头衔者创作的作品,市价是要高出没有头衔者许多的。
因此,以书协“官气”为例,可以窥见权力、金钱与艺术合谋出的“气场”,终将是一个风险巨大的交易平台:拉低了权力的品格,就可以将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虚抬;而艺术一旦攀附上权力,谋求市场更高价值的变现机会,就会失去艺术的自律与最初的创作动机、动力——而这一切,只要权力一旦遭遇崩溃,则艺术品市场的经济风险就会随之爆发,艺术的面目也会变得鄙陋不堪。所以,法国的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曾说,在艺术场域,奉行的是与商业逻辑相反的规律——“输者为赢”,这或许有些悲观,但变现能力太强的艺术,往往不过是一种权力符号,却大抵不差。
现代纯艺术的合法性,有人说来源于审美自律与生产的独立性,换言之,权力的干预与金钱的腐蚀,其实损及纯粹艺术的根本。而现代的政治又何尝不像门艺术,需要一种纯粹性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因此,让艺术的归艺术,权力的归权力,王岐山讲话大有深意。 ■本报评论员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