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既要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又要克服发展中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的问题,加快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关键要依靠科技。而好的科技体制,能让科技人员激情迸发、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那么,如何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我省的思路概括起来就是,逐步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职能,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实现“三量齐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和引领。
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胡宇芬
一是发挥企业创新的核心作用
加快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我省将改革科研项目的形成和支持方式,建立“企业出题、先行投入、协同攻关、市场验收、政府补助”的组织实施机制。开展网上常年征集技术创新难题和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定期或不定期评审,建立技术需求库和备选项目库。同时,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编制项目指南,吸纳企业参与重大项目顶层设计和项目评审。
围绕建立创新型企业,省科技厅将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重点支持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海外归国留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同时,“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将得到支持,持股孵化及市场化运行机制也在探索和推动中。我省还将集成多级技术创新基金,择优、滚动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并认定一批国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支持大型骨干型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二是以激活科技人才为抓手
科技创新,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6年前,铁建重工下决心上马盾构机时,最缺的就是人才。董事长刘飞香派副总经理刘华军从长沙跑到河南新乡,“三顾茅庐”终将而立之年的程永亮请出山。当时的程永亮拿的是全集团最高的工资待遇,职务连升两级,头顶中级职称管理一支包括6名博士生在内的400多人的创新团队,和铁建重工的盾构机一同成长。现在,想挖他的企业遍布国内外,“出价”也超过了100万元。
按照我省的科技人才规划,到2020年将着力建成五支科技人才队伍和一批人才培养基地。为了鼓励高层次人才潜心研究,让创业人才有很好的创业氛围,我省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如建立健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确保优秀科技人才收入维持在较高水平。落实《长株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实施办法》,采用股权激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以及其他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激励方式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企业建立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三是优化科技体制与机制的管理
管理决定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的命运。湖南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但液压元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成为“卡脖子”难题。省科技厅、长沙市科技局和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共同出资3000万元,就“工程机械液压元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向全国公开招标。这是我省创新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方式后第一个公开招标的项目,也是首次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支持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目前,攻关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优化科研管理产生了现实的生产力。
今后,我省将加强科研项目的分类管理。对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共性技术类项目,主要实行前资助方式支持;对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项目、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等,主要实行后补助方式支持;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同时,加快推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
短评
科技创新,关键在环境和人才
如今,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了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如何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如何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以及如何引领社会的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关键性人才。只有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百花齐放的社会环境中,科技创新才能摆脱观念、模式禁锢而快速前进。良好的环境还包括教育体系的优化、基础条件的支持以及相关制度的安排,例如在培养科技人才过程中课程设置、教授方式、考评机制等须较以前有革新之变,才能使科技创新积聚智力储备,而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明智的产业政策、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以及完善的社会融资系统等,都是保证科技创新的系统工程。
另外,在科技创新中,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我省在人才引进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功,优秀的科技人才带领其团队在科技项目研发方面获得了不小成就,也树立了科技项目及人才品牌的名气,而优厚的条件、待遇,也让人才能够留得下来,围绕科技创新的这一系列工作规划和实践,无疑将使我省的科技创新迈向一个新高度。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