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给你带了汤来。”喂妈妈喝完汤后,易女士坐在老人身边,陪她聊天说话。
“很近啊,来看她方便得很。”3月19日,易女士告诉记者,自从2012年普亲老年养护站开到社区后,她便将老人从望城一家养老院转到这里,每月的定期探望改为可随时探望。
这个老年养护站开在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街道冯家冲社区,与普通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同,它是一个微型的养老院,让需要住养老院的老人不必去远方。
把老人养在离家近的地方
“该洗脚啦。”谢爷爷正在看电视,护工小罗过来提醒。“好。”老人站起来,小罗赶紧搀扶住,“爷爷,这里有扶手,你自己走着试试。”老人靠着墙壁,双手抓住扶手,一脚一脚地往前挪。“今天表现真棒啊,每天这样走走,身体才好呢。”小罗耐心哄着,谢爷爷咧嘴笑了。
这一幕,被市民彭女士和丈夫看在眼里。“我在这观察了好一会,气氛不错。”彭女士在给84岁的父亲找养老院,最近半个月,“考察”了几家养老机构,一直没有中意的,不是太远,就是硬件设施达不到父亲的要求。在亲友的推荐下,夫妻俩找到了这家藏身社区的老年养护站。
彭女士说,比较了几家养老机构,这家离家最近,收费也合理,打算带父亲来试住。
开在社区里的微型养老院
“身体差,要特级护理,以前在河西的养老院,每月费用5000多元。”赵奶奶去年12月转到养护站,费用只要3300元。
养护站站长彭芙容说,总共21个床位,现在住了15个老人,还有几个老人准备来试住。养护站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运营模式以养老院的标准来实行。全站11名养护人员,分别由医生、护士和护工组成。老人的作息时间有固定安排,每天三餐主食,上午一餐水果,下午一餐点心。“老人每天要进行功能训练,练习走路、简单思考等。”
“除了接收全托老人,为方便居民,我们还提供日托等服务。”彭芙容说,有些居民出差,家中老人无人照料,可以送到站里来托管;不愿住在外面的老人,也可以由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民政部门将推广养老新模式
彭芙容说,养老站属民营企业,在社区的指导下为老人服务。“目前我们还没有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相关的政策还是享受,例如失能老人每月100元的补贴。”彭芙容坦言,养护站2012年才开始运营,新的养老模式还在推广中。
冯家冲社区主任李勇称,区别于普通居家养老服务,养护站方便、实惠,很受社区居民的肯定。 社区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老人送到养护站,有一定的优惠。针对“医养结合”的需求,该养护站正与临近一家医院合作,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
雨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日前,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和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前往普亲老年养护站调研,希望该养护站能寻求发展特色,创新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延伸
长沙养老:
推广医养结合
新模式
如何养老?按照“9073”的养老格局,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的老人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剩下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长沙市老年人口达114万,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全市仅有1.8万张养老床位,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仍是现实。此外,老人对家人陪伴的期望、养老机构收费对家庭造成的负担,使得养老模式越来越需要创新。
将老人在身边“托养”,既能享受养老院的待遇,又能随时有家人的陪伴,还能“医养结合”,这种幼儿园式的“社区养老院”,便是一种创新。
在3月初举行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长沙市民政局局长曹再兴称,将打造具有长沙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努力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长沙医养结合的新模式。■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