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餐以湖南本地家常菜为主”、“简化迎来送往,一般不安排合影”……1月25日,湖南省委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这项接待办法细化到了生活小节上,从而使接待工作有章可循。给基层接待工作解了压,给被接待领导干部“松了绑”。
现在《办法》印发已有一月有余,从基层到省直单位的执行情况如何?公务接待改革给党政机关工作带来了什么样的变迁?党和国家公职人员对于接待新规到底抱有怎样的期许?记者通过多日走访,还原公务接待之变。
令前
有时吃顿饭要转三四个场子
“拿着文件办事,心里才踏实,做公务接待如‘刀尖跳舞’,挺容易得罪人。”近日,看到媒体刊登的《办法》,湖南某旅游大县中层干部,接待事宜负责人陈宇(化名)欣喜不已。
“接待工作不好搞。来了领导,如果接待档次不高,怕领导不高兴;档次高了,基层负担不起。”陈宇坦言,接待工作千头万绪,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最让陈宇头痛的是一些旅游活动,往往也打着公务活动的名义,“湖南是旅游大省,时常有一些人借某领导之名让我们安排旅游接待,真让人发愁。”
而同时,如何协调县级领导陪同,也是件心烦的事情。
陈宇坦言,县委书记、县长为了应付接待,有时候吃顿饭要转三四个场子,“不露脸,怕上级领导会认为县里‘不重视’,所以县领导为了不得罪每个领导,时常得各处‘串桌’”。
作陪的人太多,也是接待经费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陈宇透露,“为显重视,有时接待两人,陪同人员甚至多达十人”。
令后
凭公函接待,基层压力骤减
“《办法》发下来以后,公务往来接待次数屈指可数,而且都是会议接待,连饭都不用安排。”在长沙市某街道办事处,一名分管接待工作的干部介绍,如今涉及公务接待,必须接待公函与人一同来,“这一条管住了绝大多数并非十分必要的基层调研和公务往来。”
据该街道干部介绍,省会长沙的街道,过去接待任务平均下来一周一至两次,其中还不包括涉及执法行动的接待。“《办法》出台后,需要接待的公务活动突然匿迹了,连续两个星期没接到上级单位关于接待的电话。”
为何如此见效?他做了一番分析。“比如,今天有上级单位领导来我们街道,那么派出单位需要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时间、行程、人数和人员身份。”每一次公务接待的花费账单,街道方面会十分详细的报给区里的财务,并进入市级财政管理系统。“这样一来,等于这笔钱的流向是跟着被接待人的名字走的。”
谁又会愿意自己的名字常常出现在公务接待的账单上呢?该街道干部笑言:“以前常有领导不请自来,如今请都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