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华声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广告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06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千人一面,心灵何处安家
苑广阔

    6月10日夜里,刚到江苏南京才一天的法国人Royer傻了眼:他找不到家了!朋友电话联系不上,想找小区保安问路,可他不会中文,手脚比划半天对方也没明白啥意思,老外急得坐在小区门口哭了起来。(6月13日《南宁晚报》)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社会新闻,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城市文化、城市个性等角度来看的话,它就有了超越事实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老外找不到家,当然离不开语言和文字不通等原因,但实际上,即便是我们自己去一个陌生的小区办事或找朋友,也往往像进了迷宫一般,不打几个电话,问几个人,也很难找得到我们要去的地方,只因为这些楼房从外面看上去一模一样。

    千人一面的小区,不过是整个城市同质化的一种具体体现。现在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同样是千人一面,难分彼此。一样的楼房,一样的道路,一样拥挤的人群,甚至一些城市引以为豪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从国外山寨而来。结果就是我们到了一个城市,也就意味着到了所有城市。

    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解了当代人对自己所生活城市的认同感,进而缺乏归属感,甚至是错把异乡当故乡,“直把杭州做汴州”。这绝非是危言耸听,试想,在农耕时代,我们为什么身在千里万里之外,也会对自己的故乡如此眷恋?一方面是因为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因为故乡有不同于异乡的独特存在,门口的那棵槐树,那口古井,那条小河。

    可现在,你有的东西,别人也有,我们对故乡的记忆,将何处安放?这显然是政府以及全社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苑广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广告
   第A4版:华声评论
   第A5版:华声政情
   第A6版:华声焦点
   第A7版:华声帮
   第A8版:华声商业
   第A10版:华声城市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华声城市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华声城市
   第A15版:华声城市
   第A16版:华声城市
   第A17版:华声城市
   第A18版:华声城市
   第A19版:华声快读
   第A20版:华声微播
   第A21版:华声大地产
   第A22版:华声天下
   第A23版:华声体育
   第A24版:华声文娱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B3版:华声财讯
   第B4版:华声财经·操盘
   第B5版:华声财经·理财
   第B6版:华声商业周刊
   第B7版:华声商业
   第B8版:体彩快报
“两千多官员被处理”只是一小步
非常语录
城市千人一面,心灵何处安家
把丧事当喜事办,真是个“奇迹”
96258 帮忙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