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违停锁车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未来的方向(二)

    (除署名图片外,其余图片均由株洲市委宣传部提供) 

    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图书馆免费开放、小书店俯拾皆是、国学大讲坛定期举办、广场舞每天都有……

    家住株洲贺家土的李玉退休之后,就爱到市图书馆看书、看报。他摘下旧旧的老花镜说,“图书馆的报刊书籍种类多就不用说了,主要是安静、气氛好。”一书一世界,如今的图书馆,几乎每天有上百人来到这里。

    株洲市还创造性的开设了留守儿童图书馆、农民工图书馆、街区24小时读书馆等,株洲市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如今想看书,除了去市图书馆,社区图书室、厂矿企业图书室、农家书屋,都能实现免费阅读。

    和李玉老大爷不同,住在株洲市滨江一村的张大妈每天最享受的事,就是晚上跟一帮朋友到神农广场跳健身操。张大妈是21岁的时候从岳阳来株洲,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现在儿女都成家了,她也能安度晚年了。她说,真没想到株洲会变得这么美,这种生活,真是神仙日子。除了广场文艺活动之外,唱歌、跳舞、画画……市民与这些才艺的零距离接触,在市群众艺术馆已经实现,每周都会有很多免费的培训课程,想跳舞、唱歌、打鼓都可以来这里学,他们也都会很耐心地教。“热衷跳舞的张大妈说,平常学学、练练,偶尔参加比赛,生活挺享受的。”

    像张大妈这样在室外进行娱乐、休闲活动的市民,现在遍布全市各地,大家以舞、以歌会友、以诗、以画交友,组成了各种民间社团。

    这是株洲市群众文化生活的真实缩影,“文化是一种有凝聚力的生命,将文化融入市民的生活中,让文化生活成为一种常态,一个城市的文化气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株洲市文广新局局长吴安浩说。

    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带来的身心愉悦;流连于展览馆,近距离感受株洲的魅力;踏进群艺馆,欣赏、参与多才多艺的文艺节目……随着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的相继免费开放,无论是在繁忙的工作日,还是双休日、长假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这种充实、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公共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就像是一座没了“围墙”的文化城。满足了市民对文化的需求,提供了市民拓宽视野、提升文化与文明素质的一个渠道,更从整体上提升了全民素质。遍布全株洲城乡的公共文化场馆,为市民端上了一道道丰盛的免费文化大餐。

    文化走向农村

    今年4月,当株洲市艺术剧院“情系三农·送戏下乡”的演出车出现在攸县村头时,当地群众放起了鞭炮,以最质朴的方式欢迎演出团。 

    花鼓戏、歌舞、小品、说唱、脱口秀,一个个节目妙趣横生,演出团所到之处,火爆连连,5000多人挤爆攸县万代国际广场。每场演出结束,观众们还迟迟不愿离开,急切地打听演出团何时再来,甚至让演出团加演两三场。 

    株洲市艺术剧院的张群英和团友们,这次已经是今年连续10次送戏下乡,这是株洲市文化走向农村的一个剪影。

    到目前为止,株洲市市县两级专业艺术团体每年送戏下乡1000多场,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9个,增设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市153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全面完成,可为文化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资源服务。

    各县(市)区还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农村的老百姓在田间地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醴陵市利用“皮影戏”资源举行盛夏纳凉展演,炎陵依托“炎帝陵”培育祭祀文化品牌,株洲县开展“月月乐”活动,茶陵开展“书香茶陵、阅读你我”活动,攸县借助“乡村大舞台”开展乡村“好日子”赛歌会等等,攸县新建100个乡村大舞台的做法和经验,还被省委宣传部作为典型予以推广并受到中宣部的关注。 

    此外,全市的公共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县、乡、村4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

    “十二五”期间,株洲市将重点兴建神农大剧院,完成市博物馆、市群艺馆的提质改扩建工程和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这些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完成县(市)区文化馆和县公共图书馆的建设,60%以上的综合文化站面积达到500平方米,100%的街道办事处建有文化活动室;90%的行政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

    文化走向市场

    “打造文化高地,建设文化株洲。”将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提高其他产业的文化含量,达到“队伍出人才,创作出精品,产业出效益,活动出品牌,服务出亮点”的目标。

    株洲市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沥沥太阳雨》、《从前有座山》、《洣水魂》、《腊鱼庙的传说》等一批精品力作叫响全国,农家书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重点惠民文化工程,正在逐步加速完善,神农城、华强科技文化园、炎帝祭祖等文化产业基地活力迸发……

    2001年,株洲千金文化广场启动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的按钮,株洲市电影院获得重生。接踵而来的是红旗电影院、人民电影院、天桥电影院改制成股份制公司,建成了东都文化广场,引进了万达电影院线。在全国电影业一片萧条的状态下,株洲千金影院业绩保持直线上升,在全国200家电影院线中保持票房第12名左右,获评全国“院线最佳影城”、“国产片放映优秀影城”。

    9月下旬,随着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株洲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陆续改革求发展。“周周乐”、“你读书我买单”、文化作品展览等群众文化精彩纷呈。

    “两型”社会建设,文化既是支撑又是动力。“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增强城市软实力,让文化走向市场。”株洲市文产办相关人士介绍,要将行政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政策调节、宏观调控、规划引导等公共服务职能上来,要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责任、行为规范等机制,同时,将经营性文化业务全面推向市场,使其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株洲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5年,株洲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2%以上,真正让株洲成为文化强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 违停锁车
   第A4版:广告
   第A5版:广告
   第A6版:讨薪维权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都市·公共
   第A9版:广告
   第A10版: 都市·公共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热线新闻
   第A13版:长沙市井
   第A14版: 长沙市井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湖南新闻
   第A18版:湖南新闻
   第A19版:华声网事
   第A20版: 中国·重点
   第A23版:世界·视点
   第A24版:华声军事
   第A25版:文娱·看点
   第A26版:文娱·看台
   第A27版:足球反赌扫黑
   第A28版:微博日报
   第A29版:幸福力
   第A30版: 副刊·情感
   第A31版:副刊·新知
   第A32版:中国年 湖南味
   第A33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第A34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第A35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第A36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第A37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第A38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第A39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第A40版:株洲“两型社会”的城市读本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关注
   第B3版:财经·综合
   第B4版: 移动周刊
   第B5版:移动周刊
   第B6版:财经·专题
   第B7版: 财经·操盘
   第B8版:体彩快报
文化,未来的方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