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中国·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今日焦点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11月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妆品集体遭遇“致癌门”
国家药监局称是否影响人体健康有待评估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近日共有12种香水样品被检出含致癌物质——邻苯二甲酸酯,检出率达92.3%,护肤类与洗涤护发类化妆品的检出率则分别为47.1%和30.0%。有专家指出,过多使用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化妆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国家药监局称邻苯二甲酸酯是否影响人体健康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抽查产品均被检出致癌物质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此次抽查的国内个人洗护用品、化妆品及香水等产品中均有相当比例的产品被检出含有一种叫邻苯二甲酸酯的物质,其中有关香水含该物质的阳性检出率甚至高达92.3%。护肤类与洗涤护发类化妆品的检出率则分别为47.1%和30.0%。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护肤类化妆品中亦有两件样品分别被检出邻苯二甲酸酯DEP和邻苯二甲酸酯DEHP。

该调查报告作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洁指出,邻苯二甲酸酯是国际上重点监控的内分泌干扰激素,其损害严重时可导致细胞突变,最终致畸和致癌。此外,有美国的相关课题研究显示,该物质对儿童的神经发育也有影响。

药监局组织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0月26日发布消息说,已经就此召开专家论证会,邻苯二甲酸酯是否影响人体健康有待进一步评估。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友富研究员表示,目前国际权威机构对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安全性问题认识并不一致。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认为,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化妆品中存在安全问题,所以未作限制要求。

参加论证的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化妆品并不是人类接触此类物质的主要来源,其是否影响人体健康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组织开展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尴尬局面

我国监管标准存真空

突然被曝光的“致癌成分”可能仍难以从根本上对化妆品的监管起到长效作用。

“在监管层面,企业如果添加这个成分,至少目前是不会被要求下架的,”李洁表示,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对邻苯二甲酸酯进行的检测中,毒性测试量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难鉴定是引入该成分还是添加的。正是由于目前暂无标准的检测方法,国家也暂时未出台对邻苯二甲酸酯限量的标准,因此现在所做的检验都是根据《化妆品卫生规范》上的要求进行的。检测和监管都没有铁律可以执行。”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今日焦点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 今日焦点
   第A6版:都市·公共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都市·公共
   第A9版: 热线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 热线新闻
   第A12版:民生调查
   第A13版: 民生调查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都市·帮手
   第A16版:都市·社区
   第A17版:华声网事
   第A18版: 广告
   第A19版:中国·重点
   第A20版:中国·文摘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世界·视点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世界·视点
   第A25版:世界·万象
   第A26版:文娱·看点
   第A27版:文娱·看台
   第A28版: 副刊·身心
   第A30版:足球反赌扫黑
   第A31版:分类广告
   第A32版:小记者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关注
   第B3版:财经·分享
   第B4版:财经·操盘
   第B5版:财经·互动
   第B6版:财经·关注
   第B7版:财经·收藏
   第B8版:财经·理财
   第C1版:汽车周刊
   第C2版:汽车·新车
   第C3版:汽车·市场
   第C4版:汽车·焦点
   第C5版:汽车·业界
   第C6版:汽车·本土
   第C7版:汽车·本土
   第C8版:汽车·市场
总书记参加人口普查,逐一答问签名
公共财政“分灶吃饭”不匹配须改革
化妆品集体遭遇“致癌门”
“十二五”规划广征民意
良方良药治白斑显奇效